{SiteName}
首页
胆结石症状
胆结石术后
胆结石原因
胆结石中医
胆结石排石
胆结石费用

走过风走过雨走到山前路自开刘玉娥

HuangHeCreativeWriting

黄河文创

与您同行

(总第期)

走过风走过雨

走到山前路自开

文/刘玉娥

那天我从酒泉乘大巴车到敦煌汽车站已是下午三点四十分,我下车没走几步,就看见我胖墩墩的老母亲笑盈盈地走来。我快步迎去说,您怎么还接我?母亲和蔼地笑着说,我看时间你也该到了,等着你不来,就来看看。我看着母亲一阵心酸。

母亲在汽车站护栏内,我在护栏外,她着急地说,哎呀,这可咋进来?我说,没事,咱们到车站前门见。

母亲穿着弟妹特意给她买的那件枣红色羊绒短大衣,越发显得胖圆了,黑色宽松筒裤也掩饰不住被疾病扭曲的罗圈腿儿,倒是圆脸上那两块“红儿团”红润的像成熟的红苹果,花白的头发烫着标准的老年短发小卷儿,步履虽不轻盈,但走得很带劲,满脸粗细不一的“无线谱”为她亲切地笑容增添了夕阳之美。

一会,我们在车站前门会合。我挽着母亲的胳膊,听她聊我小姑来送葵花籽的事。

到家我洗手磨蹭时,母亲已进厨房,为我下饭。当我坐上餐桌,眼前摆好了一大盘热气腾腾的拉条面,一盘土豆白菜炒肉,一小碟凉拌油麦菜,一小碟酸辣白菜。我早九点出门时只喝了一碗黑豆粥,到午后四点我已饿得饥肠辘辘,加之妈妈饭天然的诱惑力,我不顾斯文,迅速刨进肚。

我享受完美味,喝着母亲盛好的面汤,她佝偻着身子坐在我身旁,和我愉快地絮叨家事。我四十岁了还能享受老母亲这般“端吃端喝”待遇,着实幸福的造次。一瞬间,我眼内泛潮,用面汤碗轻轻遮住双眼。

我很喜欢听母亲絮叨家事,她虽年近古稀,但声音一点没有衰老,音色还是那么清脆绵软,加之敦煌方言语调里特有的亲切感,一点平常小事经她绘声描述让人听着很有趣味。

其实,母亲年幼时跟外公学过识字,十八岁嫁到肃北时还会写家信。可是她劳碌几十年后,除认识人民币上数字,再一字也不识了。

父亲年轻时常年外出搞副业,多是母亲一人经营管理着二十亩耕地和二十亩林地,累得喘不过气来,日常还要照顾我们一家老少的生活。父亲回家的时间一年加起来也不足三个月,他回家从没有和母亲有过现代青年“小别胜新婚”的恩爱,而是全然不顾母亲为守护的家庭和务农所付出的辛劳,他总是任性而又苛责地对待母亲,有时严苛到非从鸡蛋里挑出几个骨头才肯罢休。

母亲吃苦耐劳,还要遭受父亲的无理取闹,母亲无数次满眼泪水都曾不忘却做农民的天职----春种秋收,我总是不能理解,由此我从小就不喜欢父亲。

母亲生肖属虎,性格外柔内刚,在生产和生活中不管经受多大的委屈,只要面对我们,她心里对未来就有憧憬,生活让她学会了隐忍和忘却痛苦,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来解压。她对庄稼的热爱无人能比,只要走进麦田就不允许杂草丛生,不能看见病虫损害麦株,更不能让一颗秋天成熟的麦粒再次回落土壤。她认真刻苦地做农民,医院,外婆每次来看母亲都很心疼,边责怪她不顾身体边给母亲做思想工作,让我们仨丫头辍学帮助母亲劳作。母亲虽然苦不堪言,但是宁可一个人死扛,也从不提不让我们姐弟上学的事,还鼓励我们好好学习,要学鲤鱼跳出农门。

肃北县属于冷凉气候,大多早熟类蔬菜和水果都不宜栽种。母亲喜欢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尝试种植果蔬新品种,外公陆续从敦煌带些杏树苗、梨树苗、苹果苗、桃树苗,经母亲精心试种都成活了,我家前后院落都栽满了果树,每每春来“春色满园关不住”,秋去“硕果累累盈满枝”。她还试种活了几株葡萄树,一年只挂几串红马奶葡萄,但是全家人都品尝了生活的甘甜。

母亲在种植蔬菜方面很有心得,不仅种植在肃北能成熟的常规绿叶菜类,还从敦煌移栽一些早熟蔬菜类成品苗,请我大舅育好苗,等到五月底肃北气温稳定后才从敦煌挖来种植,经母亲勤劳的双手爱抚每株蔬菜种苗都能如她期盼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我们一家人吃上了绿色蔬菜。

岁月无情。母亲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劳作,已从初嫁来肃北时的美娇娘熬成了老太婆,也从一个会识字能写信的淑女变成目不识丁的老妇。我们家农田能年年保丰收,家庭成员衣食无忧,都归功于母亲无怨无悔地坚守和默默奉献。

随着我们成年参加工作,父母年迈种不动地了,便将全部耕地流转他人经营,二老帮着我们带小孩。可母亲不识闲,还是喜欢务习我们前后院的果树和蔬菜,隔三差五还带些自产水果和蔬菜进市场,买得几十块钱就像捡到宝一样开心。对此我们都很反对怕她累出个好歹,她本来腰腿疼病经常犯,从我们村到县城距离约三公里左右,她不会骑自行车,如果父亲不帮忙,她一人推三轮车放几筐水果其重量可想而知。可是母亲不听劝,在她意识里靠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可能比子女给的要舒心吧。总是趁我们在工作日无暇顾及,她便偷偷推小车去卖水果。她为卖水果竟学会骑三轮车,一年到头能卖上两三千块钱就开心极了。

爬树摘水果对于老年人可是危险动作,有时我们没空摘果又找不到帮手,父母就自行搭梯摘,我们都说别爬高上低为摘几个果实,伤了身体就得不偿失了,二老听不进去,在他们的概念里绝没有让果实烂在树上的事。有天母亲摘果时不小心绊倒,左腿致伤,两三个月不能直腿,还引发坐骨神经疼、腰疼等各种病痛,她卖不了水果,又不肯卧床休养,还要操心家务事,直到次年春天才好转。

光阴似剑。我们的孩子都上小学或大学了,母亲想给孙娃们补充营养,开始养鸡、养羊,供应我们的日常肉食,她每周末都准备好丰盛的饭菜等我们来吃。儿孙们谁要按时吃不上她做的美味佳肴,她非给单独留一份。

我们也会对母亲说说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难事儿,她总是这样说:娃仔们,愁啥呢,车到路开哩!我们听后心里总是豁然开朗。

近年,母亲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不间断地打针吃药,医院治疗,稍好一点又忙活起来,给儿孙们做千层底布鞋,设计各种款式的春秋拖鞋和鞋垫,虽然做的没市面上卖的那么精致,但是谁都喜欢穿母亲做的鞋。

母亲年近六十岁时得了小孙女豆娃,从豆娃学龄前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多,母亲对豆娃宠爱的很,豆娃称母亲为“队上奶奶”,祖孙俩整天一起做家务,喂鸡、羊、狗,去林地浇水,种植管护小菜园等等,样样工作豆娃都很熟悉,像母亲的小助手一样跟前跟后。有时弟弟和弟妹对豆娃说话语气重些,母亲都会介意。

记得有次我们领四岁多的豆娃去紫亭湖散步,来回至少三公里的路程,没想到豆娃除了沟坎处需要我们抱过,其他路段豆娃都能跟我们走下来,令人吃惊,母亲才说出她带豆娃每天或隔天在那条路上走一回。

很快豆娃上小学一年级了,不能每天和母亲见面,父亲忙着每天骑自行车找棋友下棋,同村和母亲要好的几位大妈有的搬进县城居住,有的生病出不了门,一起做鞋唠嗑的人越来越少,母亲感到冷清。有天她做鞋时不慎伤了手指,我们劝她不要再做了,可她就是喜欢每个午后坐在院里晒着暖暖的日光浴做纳鞋底。

我们各自忙碌,有时一周也不能去父母家一趟,母亲的精神寄托日益松散,我们都没察觉。有天我刚到村口就看见母亲站在家门口巴望,那种期盼子女们回家的心情就像热恋中的男女望穿秋水。原来母亲早已习惯性在我们的下班时间巴望眼前的路,时时期待我们回娘家吃饭。当然母亲的心里最盼豆娃来,一周不见就着急跑到县城来看豆娃。弟弟家是辆白色小轿车,母亲只要看见白色小车就眼巴巴盯着确认是否弟弟带豆娃来了。

前年冬天,母亲煨炕时突然晕倒,我们吓坏了,医院就诊查出高血压,她不敢相信一辈子的贫血到老了竟然成高血压。她住院医疗几日,稍好些要想出院回家。那次她生病后就总觉浑身不适,一向饭量好的她食欲大减,睡眠质量差的几近彻夜无眠。弟弟着急地带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及肿大而压迫神经致头晕头痛,建议手术或药物保守治疗。

母亲曾在五十岁时做过胆结石手术落下了许多病根,她可不愿再动手术,便开了大包中药西药带回家。她吃了半月多药物,还是不见好转,整天病病殃殃,愁容满面,一天天消磨着她生活的信心。

母亲的病情让我们全家人担心,听说新疆有国内最先进的过滤净化血液疗法能治高血压的技术,二姐和姐夫便带父母亲去新疆治病。由此,父母第一次乘坐上柳园开往新疆的动车,心情异样。父母的治疗过程仅半天,立时疗效非常明显,父母感觉身体很舒服,母亲似乎很快恢复了健康,还联系上了在新疆居住的阔别多年的村友鲁大妈。鲁大妈的儿子驾车接父母去他家做客,又送父母到车站还赠送了新疆特产。

那次父母到新疆看病的心情非常愉快。可是回到肃北县家中,父母同时患上重感冒,瞬间摧毁了新疆治疗的良好效果,二老明显感觉比没去新疆治疗前身体状况还糟,干啥都没有力气。医院,父亲懊悔不断,母亲虽默不作声,但重感冒状态持续了两三个月,精神萎靡不振。连续三个月医院,病情不见一点好转反而日益加重。期间,大姐和弟弟先后领医院检查身体,结果与前不尽相同,可奇怪的是母亲到敦煌就感觉病就轻了,回到肃北病就重了。

那时母亲整日啥都做不了,用她的话说“浑身没有四两劲儿”,她心烦的很,只要起床头晕的天旋地转,精神也很抑郁,几乎没心和人说话交流,听人说话都嫌烦。那年四月,母亲又晕倒了,我们急匆匆赶到。母亲横躺在炕沿上,默默流泪,半晌才说,我可能不行了……我们心痛地劝慰母亲,请她振作精神,定能挺过难关。可她难过地摇摇头。于是,大姐领着母亲医院看病。母亲虽没查出高血压,却查出了老年痴呆症初期,医嘱一方面要药物治疗,另一方面需要家人更多地关爱和呵护。我们很后悔对母亲太漠不关心,差点酿成大错。

母亲没出过远门,到省城兰州是她人生的第一次。听大姐说,母亲到兰州精神可好了,头不晕眼不花了,还带她逛了五泉山公园、黄河大桥等景地,母亲多日的愁容舒展开了。这次母亲带回的还是一大包药,但是对症下药。我们姐弟每天轮班给父母做饭,监督母亲按时服药,和母亲聊熟悉的和一些逸闻趣事,引导她多说话交流。约三个月后,母亲吃中成药和自我心理调理,病情好转了,也能力所能及的做点家事。可是没多久,父亲心脏病又犯了,几年前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可他从不在意,七十岁的老爷子还是爱东奔西跑,实在没法好好爱护心脏。我们为家里的两位“老革命”的身体健康而担忧,我们姐弟商量着送二老去敦煌生活。

大姐夫曾在敦煌工作时买了楼房,侄子宏儿上大学后房子空闲。大姐和姐夫郑重地请父母亲去敦煌住他们的房子,其他都不用二老操心。母亲听后欣然同意,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住上楼房享受晚年生活,而父亲则不然,怎么劝都不去,劝多了他就生气。我们姐弟轮番做父亲的思想工作,慢慢地父亲态度有所转变,答应等天冷敦煌通了暖气就去。

冬天来了,大姐提早到敦煌办好楼房取暖等事宜,就等父母去敦煌入住了。父亲又推托说,家里的鸡、羊、小狗都没安顿好。于是,我们迅速处置了父亲的后顾之忧。父亲仍在犹豫。恰逢一个周末,二姐夫驾车强行将父亲拉上了车,这是父母亲人生中第一次抛家舍业去了敦煌生活。

父母到敦煌后,父亲心有不甘,母亲却很快安定下来。敦煌是母亲的故乡,有亲人有熟悉的风土人情,她心情愉悦,加之敦煌海拔较肃北低于八百米,气候环境条件也较肃北好,她精神状态明显好了。碰巧我的一位表姨住在同一小区,老姐妹相见别提了多开心。表姨在小区附近东边的小广场南侧开裁缝铺,母亲便成了表姨裁缝铺的常客。小广场早晚都有大妈们跳广场舞,表姨可是广场舞蹈队里好队员,一次不落,她怂恿母亲学跳广场舞。母亲害羞地不敢跳,可看着和她年龄相近大妈们跳起广场舞欢欢快快的,她心里痒痒了。回顾母亲近五十年的肃北农村生产生活,她的双手不仅是拿铁铣、锄头、镰刀的好手,还是拉马、放牛羊的好手,而不是舞蹈中的纤纤细手。她的胳膊腿儿早就硬到变形了,哪还能做些女人柔软的舞蹈动作呢?

起初母亲只是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大妈们跳广场舞,她羞涩地不敢进去广场学跳。而表姨劝母亲放心学跳,不学不跳永远都学不会,母亲没自信怕丢脸不敢跳。表姨说自从天天跳广场舞,一年基本不感冒,即使感冒了吃几个药片子就好了。母亲被疾病缠烦了,药也吃怕了,既然有利于身体健康,她就下定决心学跳广场舞。一日她穿上一套红色运动服跟着表姨进广场学跳舞了,可是她腰来腿不来,连胳膊都伸不直了,一个动作都做不标准,跟着跳了一个舞曲就累得满头大汗,她有些灰心,但是表姨鼓励她,谁都不是天生会跳的。还有和母亲年龄相仿的热心大妈们也鼓励她,只要天天坚持学一定能学会。表姨每天按时喊母亲一起去广场跳舞,又耐心地教母亲一些广场舞蹈的分解动作,母亲渐渐地学会了舞蹈基础动作,也有了自信,喜欢上跳广场舞了,间歇还能听听大妈们讲家长里短,她从中找到了快乐。后来她再不用别人喊,每天早晚像完成一件重要任务一样准时准点赶赴广场舞现场,等待优美广场舞曲的开始。

约两个月后,母亲几乎看不出一点病态,精神矍铄,面色红润,脸上阔号皱纹摭盖的酒窝又重现了,母亲的美丽源于找到了活着的自信和生活的乐趣。有时周末我们去敦煌家里,她会开心地给我们讲很多所见所闻,我们姐弟经常说真的要感谢广场舞,是广场舞神奇般给予了母亲肌体健康的精神力量,也感谢表姨和一起锻炼的舞大妈们,是她们让母亲感受了老年人多彩的晚年生活。

如今父母亲到敦煌生活已四年了。父亲总说在敦煌生活不适应,三天两头嚷嚷着回肃北县来,而母亲好像忘记了自己是一位农民,每天早晚准时积极地跑去小区东边的小广场“工作”,有节奏地摇动胳膊腿儿,晃动的腰肢,和着悠扬激情的广场舞曲舞动出不同寻常的健康和快乐。如今的母亲已能完整地跳几支广场舞,还经常参加广场舞集体活动。

有天清晨,我悄悄来到母亲跳广场舞的地方看她跳舞,她跳的动作虽不算优美流畅,但是每个动作都跳的很认真,都和众人能合拍,她胖乎乎的身材跳起舞来一点也不显得笨拙,而且还很可爱,我偷偷抓拍了她跳舞的几个镜头。

我习惯于在情绪不佳时给母亲打电话,听听她的声音感觉心情就能好很多。那天对她讲了烦心事,她开导说,丫头想开些,啥是你的,房子是你的吗?车子是你的吗?票子是你的吗?说到底啥都不是你的,只有生命才是你的,珍惜生命,好好生活吧。听完她老人家讲的貌似一段熟悉的广告词,我不禁失笑。她还是认真地说,你不要笑,就是,我现在想开了,啥是你的,有一天两眼一闭,两腿一蹬,啥都带不走,顶多两块棺材板儿。丫头,想开,车到路开!

母亲一位不识文化的老太太却能悟出做人的道理和可贵的乐观,真是很了不起。面对她我真的很惭愧。每逢我的生日都会想到那是母亲的难日,我总想以湿润的心写写我简单而又可爱的母亲以及她的“车到路开”语录,并想为她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高高地点赞!

作者简介

刘玉娥,笔名雪雁,70后,甘肃肃北人,出版散文集《流泪的金项链》。

投稿须知

请自附题图、插图、封面、宣传语。

请用word,标明体裁、作者简介、联系方式。

赞赏金刊文一月后全额发给作者。忌一稿多投。

邮箱:huanghewenyou

.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gse.com/djsfy/13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