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城市的歌,歌词太重要了。《成都》是挽着衣袖在街头走一走,走累了就蹲在小酒馆门口,而《北京北京》则让你在这里祈祷在这里迷茫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这都过的是什么日子。
大肠癌北京发病率翻番
第三次死因调查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死亡率与第二次死因调查相比上升了40.0%,与第一次死因调查相比上升了77.9%。目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数和死亡数均占世界同期的18%~20%。
北京市大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明显要快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近十年的发病率从十万分之十六上升到十万分之三十二,发病率翻了一番。
年恶性肿瘤连续6年成为北京居民的首位死因,其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是第二大恶性肿瘤。
早期症状不明显
结直肠癌的报警症状报警症状包括:消化道出血(黑便、血便等)、消瘦、腹泻、腹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等。
但报警症状对结直肠癌的预测作用一直存在较多争议。国内大规模单中心研究对超过1万例因下消化道症状就诊患者的结肠镜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除腹部肿块外,其余报警症状对结直肠癌的预测作用极为有限,而有腹部肿块的患者绝大多数为晚期结直肠癌。
因此在我国,有无报警症状并不能作为是否行结肠镜检查的决定因素。
晚期患者占比高
发现迟,延误治疗时间是导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70%,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12%;且患者生活质量低。然而,大部分早期结直肠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生存率超过90%,部分可行内镜微创治疗获得根治。
但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大肠癌I、Ⅱ、Ⅲ、Ⅳ期的患者比例约为13%、22%、37%、28%,中晚期患者占比约87%。
来自我国香港、启东、上海、天津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平均5年年龄标化相对生存率为44%(36%~63%);我国一项对超过1万例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发现,城市患者5年生存率虽然已经超过50%,但农村患者仍不足4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
钱都浪费在药上
北京市基本医保结直肠癌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指出,在结直肠癌的总费用构成中,西药费、治疗费、手术费、化验费、检查费、床位费及其他费用占到总费用的91%以上。
从下图可以看出,药费总额占总费用的比例最高,约为48%~67%之间;检查治疗总额占总费用的比例次之,约为19%~29%之间;材料总额占总费用的比例最低,约为6%~17%之间。
而从治愈率和死亡率来看,从二级合格到三级甲等,治愈率逐级增加,死亡率逐级降低。但相应的平均病案金额也逐级增加,医院的平均病案金额最多,达到元。
年轻人预后情况更差
近年来,大肠癌年轻化趋势明显,但其治疗效果却不理想。
年郑树教授等人对例行根治术后的大肠癌患者研究分析指出,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3%、54.2%和48.5%,青年组大肠癌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3.0%和42.7%,低于其中年组和老年组。
研究猜测,青年组大肠癌预后差的原因有可能与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有关。
因此,逐步普及结直肠癌筛查和推广内镜下早诊早治,是提高我国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降低结直肠癌相关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肠癌筛查在行动
年6月,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正式纳入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该项目计划在10年内针对我国城市常见的5类癌症逐步推进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北京作为项目首批选取的12个省份之一参与到此项工作中。
根据年北京市大肠癌住院患者费用数据测算,I、Ⅱ、Ⅲ和Ⅳ期患者的全病程平均住院诊疗费用分别为5.85万元、10.73万元、11.03万元和11.31万元,中晚期患者费用大都在10.00万~12.00万元之间,而早期患者全病程诊疗费用小于6.00万元,大肠癌单例检出成本大约为1.99万元。
北京市人群大肠癌筛查成本分析指出,筛查人群大肠癌全病程治疗费用为84.28万元,非筛查人群为.28万元,筛查人群大肠癌疾病诊疗费用比非筛查人群低12.87万元,如果将人员规模扩大,费用的优势将会随之扩大,对社会总体与医疗资源的节约会愈发明显。
年4~12月顺义区作为北京市农村癌症早诊早治筛查点之一,完成肠镜检查例。研究显示,男性大肠病变检出率为27.73%,女性大肠病变检出率为9.20%,说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肠道疾病,这可能与吸烟、饮酒、高脂重盐、低纤维饮食及在工作中的毒物暴露状况等因素有关。
与体检相结合的筛查效果更好
国外研究显示,定期开展以FOBT为主要手段的结直肠癌筛查能够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是,人群筛查顺应性低严重降低了结直肠癌的阳性检出率,进而也大大降低了筛查的效益成本比。
为此,国内也开展了一系列的结直肠癌筛查研究探索工作,在年北京云岗地区体检人群结直肠癌机会性筛查实践中,共有名健康体检人群符合初筛条件,其中人完成初筛(62.87%),发现高危人群人,阳性率20.10%,其中名高危人群完成了结肠镜检查,复筛完成率为30.33%。
相比于国内几次大规模的自然人群筛查,可以看出杭州社区筛查的初筛完成率仅17.53%,结肠镜检查完成率仅2.75%。研究数据还显示(同一地区),云岗社区的自然人群初筛完成率也仅43.50%,明显低于此次筛查结果。
由此可见,与体检相结合的大肠癌机会性筛查方式明显提高了筛查完成率,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数受检者认为体检项目比单独组织的活动更加可靠,信任度更高;
2.把筛查工作与体检工作同时进行,充分体现了筛查工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受检者更易接受,提高了顺应性;
3.体检人群本身对健康更加重视,依从性更好;
4.筛查尤其是初筛与体检工作同时进行,无需额外占用工作时问,亦可提高筛查完成率。
早发现让你活得更久
—年北京市居民平均死亡率为.97/10万,平均期望寿命81.20岁,造成居民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死因是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去除这3种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可增加4.78岁、3.75岁和3.66岁。
肠癌初筛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一项以上者判定为高危人群:
(1)一级亲属患大肠癌史;
(2)本人有癌症史或肠息肉史;
(3)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腹泻史、慢性便秘史、粘液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结石史、不良生活事件史;
(4)任一次便潜血检查阳性者。
也许你觉得北京并不友好。打开手机APP,满屏都是“北京有万人在假装生活”、“北京这个冬天太冷了,我们走了”......但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机会永远属于留下的人。
敬爱的市民朋友: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