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求本/
一个人生病了,我们首先要找到发病原因,有了调理方向,才能彻底去除身体隐患。
比如我们现在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特别多,很多人首选想到要把增生和肌瘤切了,切了就以为万事大吉,但是过不了多久又出现了肌瘤了,医生会说你这是多发性肌瘤。
身体为什么会有多发性肌瘤呢?
我们虽然把局部的切了,但是肌瘤与身体的体质、与身体内环境有关的。一个是寒湿导致体内瘀堵不畅;二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导致肝气郁结,这两个因素就会导致肌瘤和乳腺增生的发生。所以调理过程要疏肝利胆、调理情志,再把体内寒湿去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我们就能彻底解决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的问题。
在门诊时间长了,一些病人常年跟着我,因为要定期开药,定期吊水。他为什么总是吃药吊水?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的病人,说明在用药过程中没有解决他的问题。长期来看病的这些病人,比如三高病人,我们就定位为慢性病病人,医院一定要供给药物,没有药是不行的,他吃药一直吃到终身服药。
如何去根本上解决身体问题呢?
比如哮喘的病人,怎么能少发作不发作?就是要改变体质。年我去学习,看到一本刮痧的书,我一看就特别高兴,刮痧能治这么多的病,又不用吃药,为什么不去学习呢?回来后我就去学习,学习回来边上班边通过刮痧拔罐治疗,后期又加上艾灸。因为你刮痧时候会发现一些特殊的病人,刮痧拔罐后浑身乏力,你就知道这些气血不足的人必须艾灸的。
这么多年通过刮痧拔罐艾灸调理的病人无数,很多疑难问题都是在调理过程中解决。后期我就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到调理上,不断调理不断总结,才知道我们中医外治的博大精深,才有了今天的讲课内容,才有了我今天传播中医外治的信心。
——艾益生商学院朱晓红
经络的作用
什么是经络呢?
打一个比方,将我们的身体比作一个城市,经络就是这个城市的交通地图。身体出了问题,首先你要弄清楚问题出在哪里,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有方向就有方法。
我们必须要熟悉身体上面的交通地图,也就是经络。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中医外治,艾灸、刮痧、推拿,都从皮肤上面先开始,这就是我们身体的表。比如说刮痧,我们刮了肺经就可以把肺部的问题得以解决,肺在里,这就说明经络能够把我们的表里联系起来。经络通畅则表里相连,比如灸肚脐,灸了以后腹腔里面就热,这就告诉我们表里都是相连的。
经络是上下都有联系的,比如上病下治,头痛我们可以用脚上穴位,灸完头就不痛了。只要你经络通畅,上病可下治,下病可上治,都是分不开的。
联系脏腑器官:我们表里都是相联系的,表经络通畅就可以调理到脏腑,脏腑得到气血濡养,脏腑的功能就能增强。大家一定要明白,只要经络通畅,气血就畅,气血通畅就有足够气血濡养上下内外脏腑组织。
第二、调节机能平衡
中医的精髓就是阴阳平衡。怎么能够阴阳平衡?比如身体肺火大,怎么去调理?我们可以通过脏腑的功能来调,脏是藏,腑是泻,脏出现问题,可以调腑。肺热,就可以泻大肠,因为肺和大肠阴阳表里;肝火旺,可以泻胆经,让肝胆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第三、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不用多讲,以后大家全身经络通畅,自然就会有感应。传导,经络上下是有联系的,只要经络通畅,灸的过程中就会有灸感。比如胆经通畅,你灸一个风池穴或者一个肩井穴,你可以从头热到脚,这种热是慢慢向下传导,这就是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
经络的组成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经脉是身体的主干道,络脉就是小的道路。
第二个区别,经脉有固定的方向,比如肺经从胸部走手臂的内侧到达手指,络脉是没有固定的方向的,纵横交错。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经脉。经脉主要讲的是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对应五脏六腑,也就是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
十二正经分阴阳,对应脏腑也分阴阳。脏和腑谁为阴,谁为阳?
首先我们要了解何为阳,何为阴?比如男为阳,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运动为阳,静止为阴。接下来我们看脏腑怎么分阴阳。我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来区分的。
看一下五脏的功能:肝心脾肺肾。六脏有一个脏是心包,心脏外面的包膜,我们调理心血管疾病的时候首先调心包。
肝心脾肺肾都是实心脏器。五脏的功能:肝藏血藏魂,心藏神主血脉,脾藏意统血,肺藏魂主气,肾藏精藏志,五脏藏精气神血。通过这个描述大家就知道五脏就是藏的功能。藏在哪里?藏在里面。刚才讲了内为阴,外为阳,所以五脏属于阴。阴走在手臂和腿的内侧。实心脏器都走在手臂和腿的内侧。
再看看六腑的功能,我们怎么能够记住六腑的功能?
想一想,吃饭的时候,首先食物从食道到胃里面,食物到达胃的时候,身体就会给胆囊发出信号:食物来了!胆囊就会排出胆汁帮助胃消化食物,胆汁排出来胆囊就排空了。如果长期不排空胆囊,长期积累,就会形成结石。胆囊是不能久藏胆汁的,到了时间一定要分泌出去,泄出去。
泄出去就到了胃,消化发酵,食物变成细腻的物质,下降到小肠,胃就要排空。胃一定要把所有的发酵的食物全部排泄到小肠中去,如果不排空,胃功能弱了,降不下去,有食物堆积在胃里面发酵,浊气上冲就会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所以胃一定要排空。
消化后的食物降到小肠以后,小肠把它吸收,化成气血,气血由脾升清到心肺,向全身布散。所有剩下的糟粕降到大肠中,如果没有完全降下去,会影响到小肠的功能,小肠功能不好会影响吸收,会引起人的气血不足。
所有的糟粕从小肠降到大肠,一步一步向下泄出去。糟粕到了大肠,大肠再排出体外。
食物进入六腑,营养物质吸收,没有用的糟粕排出体外。这是从上到下一个运动的过程,一个泄的过程。泄到哪里?泄到外面去。内为阴,外为阳。通过功能分析,我们就知道六腑处于阳。阳经走在手臂和腿的外侧。大家就知道了,我们手臂内侧、腿内侧走的都是六脏,手臂和腿外侧走的是六腑。
五脏是实心脏器,它的功能是藏,属于阴经,走在手臂和腿内侧。
六腑是空心脏器,它的功能是泄,属于阳经,走在手臂和腿外侧。
经络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十二正经走向:
大家把手臂伸出来比划一下,经脉都是一个方向的。
手臂内侧走阴经:最上缘走肺经,中间心包,最下缘心经。
手臂外侧走阳经:手臂外侧最上缘大肠经,最下缘小肠经,手臂外侧中间三焦。
腿外侧走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腿外侧最前缘胃经,中间走胆经,后面走膀胱经。身体站立,手臂下垂,中指点到的位置就是胆经的位置。
腿内侧走阴经:脾经、肝经、肾经。腿内侧最前缘脾经,中间肝经,后面肾经。
肺与大肠胃联脾:肺手臂内侧胸内手,大肠手外头,胃头外足,脾从足走腿内侧到达胸部,一个圈
心接小肠脾肾齐:落到心经,心经胸内手,小肠手外头,膀胱头外足,肾足内胸;
……
大家发现没有,十二条经脉全部循行完了。肝走到胸部又落到肺,再到大肠……就这样无始无端的循行。
子午流注
十二条经脉的交接规律为什么是这样呢?
它是根据什么循行的?我们看一下子午流注图。
子午流注图告诉我们,十二脏腑是和十二时辰联系着的,每个时辰对应每一个脏腑,每个时辰就是相应脏腑气血旺盛的时候。
1-3点肝经工作时间,负责把肝血运送给肝,滋养肝,让它进行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
3-5点肺经,也就是肺经经血旺盛的时候。《黄帝内经》把肺比作“相傅之官”,相傅是皇帝的宰相或者老师,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个时候好好休息,休息好了补肺气。当我们肺出现问题,比如说咳嗽,白天咳嗽病在表在气管,夜里咳嗽严重一定要想到,病已经入肺了。
5-7点大肠经,早上起床以后,首先要去厕所排糟粕。大肠经气足,排便就很顺畅。如果长时间不排便,糟粕中的毒素会被大肠重新吸收,时间久了人的面部会长斑。
7-9点,胃经经血旺盛。我们吃了早餐以后,胃把食物消化降到小肠,才能化成气血。吃了早餐才有精力去工作。如果我们长期不吃早餐,7-9点胃是要工作的,工作是磨碎食物。没有东西磨什么?磨胃粘膜,所以长期不吃早餐会形成胃溃疡、气血不足。还有一点,不吃早餐胆汁用不到,长期堆积就会形成胆结石。
9-11点脾经,脾是我们的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有的人吃的不多,但是喝水都胖,就是因为脾的运化功能弱了。但你脾虚的时候,脾不想干活,没力气干活,你就喝点水它也不给你运化走,在体内堆积就形成了胖。所以脾虚也会形成肥胖,有的人胖的时候出现肌肉松弛、气血不足,这种是脾虚形成的肥胖,不能节食,要健脾才行。
还有,脾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当我们身体产生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想到先调脾。脾气足了免疫力才强大。比如类风湿关节炎,过去调理一开始就想到关节疼痛肿胀就调关节,但是类风湿关节炎其实和免疫功能有关系,后期我调理过程中,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先调脾胃,最后才调局部痛点,能够解决根本问题。
11-13点心经,宁失一顿饭,不失子午眠。午时一定要休息养心。
13-15小肠经,小肠主吸收,如果吸收功能不好,不能把食物化成气血,没有足够气血,脾生清不了气血,心肺也就没有布散,就会导致身体气血不足。
15-17点膀胱经,膀胱是身体最大的排毒器官,下午建议多喝水,帮助膀胱排毒。
17-19点肾经,肾是先天之本,一定要养好,保证元气,怎么保证?不要耗,熬夜久坐都伤肾。平常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19-21心包经,心包是专门为心脏遮挡风雨的,一定要保持通畅,不论做什么时候,都可以随时拍打心包经,对心血管疾病很重要。
21-23点三焦经,三焦身体最大的腑,包容了所有的脏腑。上中下,上焦布散气血,中焦主化,下焦主出。三焦一定要保持通畅,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
23-1点胆经,大家平常刮痧艾灸发现没有?无论什么人刮胆经特别痛,不通才痛,胆经很容易不通。我们调理身体时,下肢腿外侧三条阳经,胃经、胆经、膀胱经,一定要保持通畅,胆经不通直接影响到肝。还是前面那句话,宁失一顿饭不失子午眠,一定要23点之前进入睡眠,使肝血充足。肝血足了才会进入深睡眠。如果肝血不足,会出现噩梦、梦游、睡眠质量差。
十二时辰对应十二脏腑,中医调理时间也很重要,时间可以确定哪一个脏腑出现问题。比如有些人经常夜里上腹部疼痛,很多人以为胃痛,如果长期疼一定要去坚持胆囊,大多是胆囊问题一定要去检查。
分享了经络走向,交接规律,循行方向等,以后继续学习经络上面特定的穴位怎么运用。
以上内容根据年2月艾益生商学院朱晓红老师线上讲解的中医基础理论整理而成。感恩朱晓红老师无私分享,感恩艾益生商学院提供的学习平台,愿天下人健康平安!
让艾走进千家万户
让中医走进每一个家庭
艾益生/黄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