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带孩子出门旅游了吗?
虽然万水千山让人倾,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却是一写作文难为情。
游玩时只顾着吃和玩,到写作业的时候就只能抓耳挠腮,老师布置的游记作文也写成了旅游手册、流水账,甚至还不如网上的旅游攻略。
这样的作文,不说老师,连孩子自己都不想读第二遍,实在令人头疼。
如何让愉快的出游经历变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游记作文?让美好的记忆通过文字永久保存?
作为一名有十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我给你3个秘诀:
1抓住关键词
旅游时,我们都希望景点有更多可看可赏之处,能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新鲜感。
但对于篇幅有限的游记作文来说,却不能这样面面俱到,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写出来的文章就会让人觉得没有重点,乱糟糟一团。
所以,写游记作文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勇于取舍。
具体方法就是:找出最核心的特点,确定一个或几个关键词,然后围绕关键词确定写作内容。
就以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来说,题目就包含了本篇游记的关键词——小,来看文中具体写小的部分:
声音小,如鸣佩环,像玉佩敲击;面积小,全石以为底,整个底只有一整块石头;潭中游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虽然没有直接写大小,但稍微一想就会发现,如果太大,肯定缺乏这样的情趣。
围绕一个小字,平平凡凡的一个水潭也写得让人心生向往。
再如我们很熟悉的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文章先写水,再写山,水围绕静清绿三个关键词来写;山则围绕奇秀险三词,很多人读后都对桂林山水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想写出一篇好的游记,就要学会这种围绕关键词来写的方法。
自然景观,如围绕华山的险,泰山的高,黄山的秀等来写;
人文景点,如兵马俑的奇,龙门石窟的大,少林寺的底蕴深厚等。
除景物本身的特点,还可以把对该景物的情感作为关键词,如赞叹、喜爱、惊奇。
围绕关键词,找出最能体现该词的地方,不但写出来的文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旅游也会更有趣。
2多感官、多视角
想要景物写得好,富有感染力,一定要重视细节。
怎么做呢?
第一是调动多种感官,不能只写眼前所见,要让耳、手、鼻一起动起来。
如山间泉水触感的冰凉沁骨,流水声的喧闹吵嚷,水的腥气,山间空气的清新怡人等等。
第二就是运用多种视角。
对于特定的景物,采用定物多点的方法,通过远看、近览、俯视、仰视等,写出不同观察角度下的不同感受。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壶口瀑布》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作者以河心为立足点,先写水,后写山,视角反复转换。
先俯视龙槽,明壶口之来历;再仰视河面,看巨瀑的源头;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继而又随水雾由下而上,直抵青山;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最后,视角转换,收回脚下,描写长年被黄河冲刷侵蚀的河底巨石。
多感官,多角度描写特色景物,是游记作文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文采之处。
在这里可以采用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形象。还可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增加可读性。
3添加小事件
游记作文如果只写景物,只能算记,读起来会感觉很枯燥。
为了让读者看到游的快乐,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在旅游途中的趣事,滑稽的场面描写,别样的风俗表演,肆意玩耍的场景……
如过吊桥时家人互相晃来晃去,妹妹吓得直哭;跟着爸爸学抓螃蟹;爸爸在玻璃栈道上故意装作害怕的样子,骗到了妈妈;猴子自己剥花生吃的可爱样子等等。
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小趣事,小情景。
如果是人文景观,还可以加入与之相关的历史名人故事。
通过这些小事件让游记从说明文转向散文,读起来趣味盎然,增加人情味。
但要注意的是,事件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适当增加即可,切忌喧宾夺主。
总之,写游记作文虽然可以参考网上的旅游攻略,景区介绍,但切不可只描述吃喝玩乐,记录每天的行程,要有重点,有特色,吸引人。
而只要掌握了上面3个方法,你的文章一定可以写得有趣有料,引人入胜。
最后,希望孩子们抓住假期的尾巴,愉快玩耍,快乐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做自律的人,健康成长。
文/龙飞老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更多学习方法课:家长都知道语文很重要,但语文如何复习和提分呢?试试这个方法考上一本、、大学的难度有多大?比大部分人想象的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