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脱贫攻坚三大革命今日泗州
干部评议阅读评图好人投票网络发言人
传习之窗停电停水便民通讯录 8月18日这个周六的早上,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安徽宿州市狂风呼啸,暴雨倾盆。6点左右,看到雨越下越大,曾翙翔放心不下村里的群众,没吃早饭便开车往路湖村赶。
年出生的曾翙翔,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医院团委副书记,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9月,在得知宿州市埇桥区计划派驻驻村扶贫工作队时,他主动请缨,被派到支河乡路湖村驻村扶贫。
从市区到路湖村,距离约有45公里,平时开车要不了1个小时,但这天风雨很大,路上并不好走,曾翙翔花了近两个小时才赶到村里,随后就投入到紧张的防汛抗洪工作中。
路湖村紧邻欧河,最近的村庄距河岸只有米,连续的强降雨让河水水位上涨很快,曾翙翔和村干部一起查看所有排涝口,并在容易决堤的地段堆放防洪物资。接着,他又到贫困群众家中排查受灾情况,一直忙到下午都没有停歇。其间,有村干部劝他回家休息,但他坚持要留下来。
更让曾翙翔牵挂的是村里的贫困户,特别是贫困老人。“虽然他们住的不是危房,但这么大的雨,老人家里是否进了水,需不需要转移,他挨家挨户看了才放心。”医院党委副书记、路湖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王秉璞说。
8月18日下午,曾翙翔一直冒雨在各个自然村走访,其中西学自然庄有3位老人需要转移,他联系上老人的儿女一起做工作,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才将几位老人全部安全转移。
曾翙翔计划下一站赶到王海孜自然庄,那里还有十几户贫困户需要走访。下午4点03分,他给王海孜自然庄的扶贫小组长王峰打电话,说雨下得太大,让王峰注意安全,他待会儿就赶来。
下午5点多,曾翙翔离开西学自然庄,大约10分钟后,他刚到王海孜自然庄时,车被一根雨中垂落的电线挂住,他在下车处理时不幸触电。
17时38分,附近村民发现后,赶紧拨打了、,可曾翙翔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王峰一直很懊悔,怪自己没有出去迎一下小曾。急救医生赶到后,虽然小曾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但还是坚持抢救,我们不愿放弃,也不愿意相信他就这么走了。”王秉璞沉痛地说。
大家都说,曾翙翔工作非常认真,为人也很朴实。“平常入户走访,他不吃饭也要坚持,一户也不落下。”让王秉璞印象深刻的是,曾翙翔来路湖村后,仅用两个多月,就把村里建档立卡的户贫困户人全部走访了一遍,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摸得清清楚楚。
“他名字不好认,你在村里说曾翙翔,村民不一定知道,但你一说小曾,大家都夸他人好。”王秉璞说,在曾翙翔和大家的努力下,路湖村年共脱贫34户95人。
————————————————
《光明日报》通讯《他倒在走访贫困户的路上》
他倒在走访贫困户的路上
——追记安徽宿州埇桥区支河乡路湖村驻村工作队员、扶贫专干曾翙翔
光明日报记者常河
8月18日早上6点,李杨睡意朦胧中感觉到曾翙翔已经起床,有了3个月的身孕,她有些嗜睡。丈夫每次回家,总是这么早离开,李杨早已习惯,她曾经抱怨:在曾翙翔心里,路湖村那个“家”比这个家分量更重。
李杨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曾翙翔这一走,竟是永别。
当天下午5点20左右,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支河乡路湖村驻村工作队员、扶贫专干曾翙翔倒在走访贫困户的路上。那一刻,暴雨滂沱,他生命的时钟永远定格在29岁。
曾翙翔的最后12小时
8月18日是星期六,曾翙翔本可以在家休息。但是,受台风“温比亚”影响,连续两天的强降雨,皖北变成一片泽国。宿州市委、市政府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立即全面排查贫困群众受灾情况,转移受灾群众。
从市区到路湖村,45公里的路程,一路上暴雨如注,狂风不止,曾翙翔开了两个小时的车才赶到。
上午8点,曾翙翔没有去村部,也没有吃早饭,就和已经在忙碌的扶贫队员武建华、钱峰一起,对村里的四座排涝站逐一排查,在容易决堤的地段堆放好防洪物资。
路湖村后米就是欧河,两天的暴雨让河水暴涨。通知村里做好应急准备后,曾翙翔蹚水到贫困户家中排查受灾情况,直到下午两点。
有人劝他回去,曾翙翔拒绝了,他放不下可能受灾的贫困老人。
李召宝是曾翙翔探访的第一户,老人屋内地势低,院内的积水正在向屋内倒灌。一进院子,曾翙翔就看见李召宝老人正用脸盆往屋外排水。曾翙翔等人赶紧找来工具,一边帮着李召宝排水,一边劝他尽快搬到村部去住:“管吃管住,等雨停了,水退了,你再搬回来,行不?”
李召宝不同意把房子丢在大雨中,他不放心。曾翙翔只好冒着瓢泼大雨,找来李召宝的儿子,好说歹说,老人才同意搬到儿子家暂住。
曾翙翔又来到贫困户张继英、李敬超等家中,苦心婆口地劝说他们搬到安全地带。到下午5点,西学自然庄三位老人全部转移。
下午4点零3分,路湖村王海孜自然庄的扶贫小组长王峰接到过曾翙翔打来的“你不要过来了,到处都是水,很危险,等我看完西学庄的几户就到王海孜去看看……”。
“我真后悔,怎么就没想起来到村口去迎一下小曾呢?”王峰怎么也不愿相信残酷的现实,“他才29岁,是家里的独子,才结婚两年,孩子还没出生……”
下午5点,曾翙翔离开西学自然庄。大约十多分钟后,曾翙翔开车赶到王海孜自然庄。在村口,他的车被一根雨中垂落的电线挂住,下车处理时,曾翙翔不幸触电,倒在水泊中。
下午5点33分,路湖村党总支书记冯朝伟接到村民的电话,立刻赶到现场,通知电工采取安全措施,并拨打了急救和报警电话。不幸的是,曾翙翔最终还是没有被抢救回来。
曾翙翔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在倒下的半个小时之前,发在扶贫队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祝您生日快乐!”——他 “以后再到路湖村扶贫,再也看不到一个早已站在大门口笑呵呵等着我们的帅小伙,再也吃不到他给我们做的大锅饭了……”一位同事在自己的 年出生的曾翙翔,生前是医院团委副书记。年9月,在得知宿州市埇桥区向各非贫困村派驻驻村扶贫工作队时,他主动请缨,被派到支河乡路湖村驻村扶贫。
医院党委副书记、路湖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王秉璞因两人年龄悬殊,平时和曾翙翔没有太多的交流,驻村工作后,他发现这个年轻人为人朴实,做事非常认真。让王秉璞印象深刻的是,曾翙翔刚来到路湖村,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就把村里建档立卡的户贫困户人全部走访了一遍,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政策等摸得一清二楚。
才驻村时,曾翙翔和王秉璞住在村部的传达室里,条件十分简陋,每天忍受着蚊虫叮咬。这对第一次来到农村生活的曾翙翔来说,是不小的难题。他不但学会了做饭,还换掉了原来在机关单位的皮鞋、衬衫,穿上了布鞋、汗衫。他说:“每天穿得光鲜亮丽的,群众觉得你是来走过场、镀金的,不会和你交朋友,更不会和你成为知心人。”
在村里,遇见群众,他总是大爷长大娘短地打招呼,没过多久,全村都认识了这个整天笑呵呵的小伙子。曾翙翔的名字不好认,村民都叫他“小曾”。
“小曾是个好孩子啊,他对俺比亲儿子都好!”听到曾翙翔出事的消息后,谢俊芳哭着说。
武克胜、谢俊芳夫妻俩都已60多岁,一直住着破旧的房屋。曾翙翔积极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危房鉴定,将他们纳入年第一批危房改造户名单,在这次暴雨中,谢俊芳的房屋安然无恙。为了增加这个家庭的收入,曾翙翔还帮着办理了小额贷款,让他们享受了入股分红,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谢俊芳做过胆囊摘除手术,时常感到腹部疼痛,曾翙翔知道后,自己开医院检查身体。
为改善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水平,曾翙翔积极向驻村扶贫工作队提议,并向所在单位争取资金30多万元,先后为路湖、城孜和湾里3个村的卫生室添置了就诊床、血压计、电脑、空调等医疗和办公设施,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年春节,曾翙翔所在单位工会为职工发放了米面油等节日慰问品,他领到后连家都没回,就直接带到村里送给了最困难的贫困户。
在年安徽省脱贫攻坚验收前期,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天空飘着小雪,曾翙翔每天骑着电动车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午饭用方便面对付。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加上天气寒冷,曾翙医院。高烧刚稍微退了下来,他又回到村里继续工作。同事们劝他多休息一天,曾翙翔说:“扶贫是我的任务,是使命,是我当时要求驻村时的承诺。”
在曾翙翔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路湖村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脱贫出列,目前只有76户人未脱贫。
8月20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决定,追授曾翙翔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综合: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