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乡、村医共体,贯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如何能让城乡居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还能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安徽金寨通过打造新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贯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真正享受到了医改的福利。
远程医疗让贫困患者不出县看大病
51岁的贫困患者蒲霞光,家中有5口人,其中公公、婆婆与其本人皆患有重病,丧失劳动能力。蒲霞光的儿子在湖南上大学,丈夫打散工的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医院的贫困户健康病房中见到她时,她刚做完一场化疗。年12月,蒲霞医院诊断为乳腺癌,经手术治疗后康复。但健康的状态没维持多久,又于年2月份被诊断出卵巢癌,由于出现腹水,无法手术,只能进行化疗。年,医院的蒲霞光在该院肿瘤科共计住院9次,花费.95元,但通过安徽省金寨县对贫困户实行的“”政策,即贫困户本人自付金额在县内不超过元,蒲霞光最终只需支付元医疗费。
医院能否担负起对癌症患者的诊治?医院院长吴杰告诉记者,医院医院医院,并且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如果遇到疑难杂症,医院大夫进行远程诊断,我们根据情况来实施治疗,医院不能解医院。”
年起,安徽省首批15个县启动“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以医院为龙头,“牵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医共体,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组建医共体,关键在于改革支付方式。通过改革,各成员之间有了利益关系,从而真正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安徽省卫计委健康脱贫办主任杨绪斌说。
慢病大药房购药取药“一站式”
为方便全县慢性病患者购药,满足特殊疾病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医院于年开始筹建慢性病大药房。该药房采取挂号、开单、拿药“一站式”。对慢性病患一律实行免费挂号、现场开药、即时“一站式”报销、并提供预约购药服务,最大限度方便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针对贫困患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记者当日在医院采访时,遇到不少前来排队结算的贫困户,其中一位病人家属告诉记者,入院或结算时只需提供《扶贫手册》、身份证原件及签订“先诊疗、后付费”结算协议后,不需要缴纳住院押金,就可以办理住院。
“如果有病人需要的药品我们暂时没有,还可以帮助他代购。”医院慢病大药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年,医院共计为人次患者提供慢性病购药服务。其中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结算共计人次;“”补偿合计金额为.86元。
据该院院长吴杰介绍,目前覆盖的慢性病扩大到45组,对贫困户逐人逐病进行鉴定发证。截至目前,全县共为贫困人口慢性病鉴定发证人,对已核准发证的慢性病患者,签约医生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定期开展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健康咨询等随访服务。
除了对贫困人口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年,金寨县还对全县68万城乡居民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并新增DR等检测项目;此外,还建立了全民健康体检信息查询系统,城乡居民可查阅电子健康档案和体检结果,来随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医共体”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乡村医生杨静(化名)是村里现有的三位村医之一,大湾村有名村民,其中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目前贫困人口已全部纳入签约服务对象。杨静几乎掌握着每名患病贫困户的状况,她需要定时上门给贫困户送药、看病。由于各个自然村之间相对分散,又是崎岖的山路,最远的时候杨静走过近十公里山路。
综合医改中,分级诊疗制度是“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必须推动“首诊在基层、双向转诊”,但百姓看病是自由的,不能强制转诊,若仅靠提高基层医保报销比例难以有效引导,必须加快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引导建立柔性双向转诊制度。安徽省卫计委健康脱贫办主任杨绪斌向记者分析。
乡村医生在最基层监控村民的健康状况,遇到不能诊治的,医院接手;疑难杂症,再接着向上转诊,这是分级诊疗的一般模式。杨绪斌认为,医改的核心是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因此分级诊疗也应从这一核心出发,让乡镇卫生院有实力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从而让患者自愿在基层看病。
安徽省首创的县域医共体与其他省市的类似举措最大的差别在于“共同”二字,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是利益的共同体、责任的共同体和发展的共同体。以胆结石这一常见病为例,医院院长吴杰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普通胆结石手术,在医院约需四五千元,在乡镇卫生院只要两千左右。“这就说如果他(胆结石患者)能在基层诊治的话,就能省下一半的钱,把常见病患者留在基层,符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利益,更能减轻患者奔波求医之苦和医疗费用负担。”吴杰说。
为让基层能留住更多患者,医院对医院实施精准帮扶,全院中级以上职称医生分别与乡镇卫生院医师、村医建立师带徒关系,手把手、“一对一”专门帮带。同时搭建远程会诊平台,实现三方视频交流,乡镇卫生医院专家在线请教。“在医共体机制下,帮扶基层就是帮助自己。县乡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不仅使医共体的利益最大化,也最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吴杰说。
金寨皮卡车私输一车映山红被抓
随着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日益完善,视频监控技术在维护社会稳定和预防违法犯罪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提供重要手段和证据保障。近日,梅山森林派出所利用视频监控成功查处一起非法运输林木(映山红)案件。
4月8日,梅山森林派出所接到匿名举报称:昨天晚上(4月7日)10点30分左右,在桃岭乡通往梅山方向公路上,发现有一辆皮卡车运输一车映山红。举报线索单一,且时间已过现场出警盘查时机,但是该所负责人刘中青教导员并没有简单放弃这一线索,而是进一步联系举报人了解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深入研判,根据“发案时间”和“皮卡车”这两条线索,决定以车找物,以车找人和以车找现场的调查方向。
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也随之明确,找车是案件的突破口,刘教导员带领办案民警,兵分两路,分别对4月7日晚9点—11点之间,行使在桃岭乡到梅山县城的所有皮卡车进行视频调取排查,调取所有路口监控3处,下载监控视频6.5个小时,排查皮卡车5辆,经分析比对和研判,4月7日晚22时11分经过梅山城区水泥厂处一监控时的这辆皮卡车进入办案民警视线,皮卡车后货箱虽有雨布遮盖,但从货物凸凹的形状分析是树木的可能性很大,因车上的驾乘人员的脸部均被车内遮阳板挡住,无法分辨行为人,但是车牌号清晰可见,因此,车和物(疑是映山红)基本锁定,下一步以车找人是工作的重点。
4月9日一早,办案民警在县交警大队的全力配合下,很快收集到车主等有关信息,但办案人员并没有立即询问车主,而是对这辆车近一周内的活动轨迹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嫌疑车辆近期先后三次从我县梅山城区到关庙乡并返回梅山,有2次可见映山红的枝干和花朵,特征十分明显,随之,办案人员对上述监控证据进行提取、固定。
4月10日上午,依法询问车主和违法行为人的工作也十分顺利,经查实,金寨县梅山镇新楼村村民陈某某,在未办理任何批准手续的情况下,先后3次从关庙乡村民徐某某处购买映山红84株,并非法运输至县城新区一绿化公司销售牟利。
目前,梅山森林派出所按照法律程序,报请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违法行为人陈某某作出了林业行政处罚。
金寨天堂寨一辆轿车,车速过快,当场翻了个底朝天!
21日,天堂寨派出所民警出警,只见一辆白色车辆翻了个底朝天,车上并无人员伤亡。车主一家从合肥来到天堂寨游玩,下雨路滑,不熟悉路况,车速过快,多重原因导致车辆撞上路边电线杆,车毁胆吓破!
蜀黍提示:外出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玩的是心情,不是速度与激情哦!
来源:金寨治安在线
好消息!六安到叶集要开通公交车了!
最新
超级好消息!!!
叶集到六安要通公交车了!!!
这是真的么?!
幸福来得好突然啊!
据近日召开的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信息,今年我市交通运输发展目标中提出全面完成市辖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力争年8月底前开通公交线路54条,实现金安、裕安区所有乡镇通公交,同步开通六安城区至叶集区公交线路。通过制定标准化、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体系,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六安模式。
据了解,六安在年完成了城制改革,整合收购两家民营公交企业,实现一城一交。年成功争创首批“全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目前城区共开通公交线路25条,线路总长度.8公里,公交车保有量台,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36.55%,公交站点米覆盖率达95%,极大地方便了城区市民出行。
在大力发展城区公交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改造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大力促进城乡客运深度融合和协调发展,全力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目前已全面完成了金安、裕安、叶集区公交一体化的车辆购置、线路、场站建设规划等前期工作,将采取PPP模式实施市辖区城乡公交一体化,力争年8月底前开通公交线路54条,实现金安、裕安区所有乡镇通公交,同步开通六安城区至叶集区公交线路。
来源:叶集生活
孩子考上大学后,陪读父母留下创业,年入20万很轻松
缔造高考神话的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在成就众多莘莘学子时,也成就了一些有经济头脑的陪读家长,他们在孩子考上大学后留在当地创业,有人轻轻松年入数十万,有人则在省城(合肥)买下多套商品房,实现陪读创业双赢。画面中张立芹,她的儿子张世焱6年前考上重点大学,正在读研。陪读期间,她在毛中北大门东面米租了间店面,卖鞋,由于经营有方,一年轻轻松松赚取20多万元。
金寨论坛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