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是个神圣的名词,是博爱的体现,没有报酬,没有掌声,没有花环,有的只是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有这样一位志工,从事志愿者义务服务工作十余年。
今天他虽然从志工变患者,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位的志工们,医院架起了与病患沟通的桥梁。
于是“医患一家亲”不再是愿望,医院和志愿者们携手并进,只为打造一个属于患者的“家”。
魏先生为集团公司服务多年,也当志工十余年,作为一个基督徒他常说“增人玫瑰,手有余香。将喜乐,爱心,祝福带给更多需要的人,我们自己也会更充实,更幸福。施比受更有福。”
正是这样一位对“志愿”服务有执念的老义工,却与胆结石相伴14年。在家人的反复催促下,他终于肯放下手中的工作,做了一回病患,且还彻底放弃志愿者的救助资格,全额承担手术费用。
术前:员工如家人
这不,在住院之前,医院HR的同仁,提前发起“送关怀”活动,医院上至董事长,院领导,主刀医生,下到患者服务中心行政人员,大家一道前往病房,和魏先生做起了“术前沟通”,为他加油打气,让他安心放心。
术中:28颗结石,3个半小时手术
“我知道保胆手术相对复杂,对医技,耐心都是高超的考验。但是如能保留一颗可持续工作的胆,我还是很欣慰。“,魏先生如是说。
医院吴浩荣院长,经过3个半小时手术,取出28颗石头时,魏先生的夫人终于松口气。她喃喃自语道:”吴院长,您真是名副其实的腔镜专家“。
手术后,魏夫人在朋友圈记录下这不平凡的一刻!
术后:第一时间慰问
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后,魏先生吃了一惊。桌上已摆好鲜花,两位曾经一起工作的“战友“笑吟吟看着他。“怎么样,感觉如何。。?”,“恭喜呀,保住胆了”。
魏先生无限感慨道,“真没想到,已经离开公司很多年了,还能深深感受到集团公司与公益基金会的关怀,公司和基金会还一直惦念着我们这些志愿者义工,太感动了。。。”
术后,魏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慨!
魏先生的故事看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
可更多的“有爱”的故事正在发生着。
志愿者们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关怀,是医学的进步,向他们致敬。
医院视病犹亲,感同身受,是天职所在,更是健康招呼之真善美的文化愿景。
志和愿,两个字,都有一颗心,一颗温暖患者的心。
志愿,志愿,都是“尽已所能,帮助他人”。
“若有疾厄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目前我们正在发起
诚挚呼吁大家,
如果您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需要帮助,可联系我们!
超级链接:
?为公益事业多献出一份力!公益人参加此项目可优先受益!
?致敬”最拼”的你?“扬子晚报”“滴滴出行”大型微创胆结石公益行动启动
报名通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