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缘,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它的外型呈梨形,长约7~9厘米,宽约2.2~3.5厘米,其容积为30~50毫升,分为底、体、颈三部。底部游离,体部位于肝脏脏面的胆囊床内,颈部呈囊状,结石常嵌顿于此。
胆囊管长约2~4厘米,直径约0.3厘米,其内有螺旋式粘膜皱襞,有调节胆汁出入作用。胆囊管及其开口处变异较多,手术时常易损伤此处。
胆囊的位置在人体的右上腹、肋缘下、胆囊在肝脏的下方。所以当胆囊有结石并且出现疼痛的时候,主要疼痛的位置也就是在右上腹和肋缘下,同时也有可能会出现中上腹或者剑突下的疼痛。有部分患者胆囊比较长或者胆囊的系膜比较长,胆囊的位置比较低,有可能会出现右上腹或者肚脐右侧出现疼痛。胆囊如果是发生急性炎症的时候,疼痛性质一般比较剧烈呈胆绞痛。有时会伴有右侧背部和肩胛部放射性的疼痛,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病因
胆结石与较多因素有关,一般认为是个人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肝脏正常情况下会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等物质的消化,在不健康生活、饮食习惯影响下,可导致胆汁分泌紊乱、成分改变等异常。胆汁内有结晶析出,结晶逐渐钙化,最终形成结石。
好发人群
肥胖者。
长期高脂饮食者。
长期不食早饭者。
寄生虫感染者。
诱发因素
生活、饮食习惯不健康,如进食油腻食物、暴饮暴食、不吃早饭是最为常见的原因。此外,部分细菌、寄生虫感染也可诱发。
症状
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通常经查体发现。由于结石会引发炎症,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部分患者可出现急性胆绞痛,常有恶心、呕吐等不适。
典型症状
胆囊结石典型症状为胆绞痛,右上腹疼痛剧烈,呈阵痛,可持续15~30分钟/次。多数患者只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同时伴胀满、反酸等症状,易与胃部疾病混淆。
肝外胆管结石可出现腹痛,多位于右上腹。严重时可引起高热、寒战,甚至出现黄疸。
肝内胆管结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当患者因各种原因出现抵抗力下降时,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痛、发热等胆管炎症状。
其他症状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者,胆囊黏膜吸收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导致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
胆结石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厌食等症状。
就医指征
患者出现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反酸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伴寒战、高热时,应立即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