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海北州首场“最美家庭”巡讲会在海晏县会议中心举行。省妇联副主席王桂芹、省妇联宣传部部长吴倩莅临现场进行指导。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高波、州委常委、海晏县委书记董玉毅出席会议。海晏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陶尕勇和海北州妇联副主席就围绕活动主题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县直机关、省州驻县单位干部职工、乡镇妇联主任、村(社区)妇代会主任、社区居民代表等人参加了巡讲会。
在巡讲会上,代讲人和家庭代表讲述了6个“最美家庭”故事。故事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现场听众,有的从头至尾记笔记,有的全神贯注认真听讲,有的频频点头、啧啧赞叹……身边的、熟悉的“最美家庭”事迹,引发了现场听众对家庭美德新的认识。
州妇联副主席刘占萍希望全县广大家庭能够学习这些“最美家庭”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文明新风,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小家促大家,使全社会都来弘扬和光大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夯实社会和谐的家庭基础细胞,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强调各级妇联组织要加强统筹,积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形式,使巡回宣传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妇女群众,进一步增强宣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此项活动不仅成为妇联家庭工作品牌,而且成为“妇女之家”的一项抓手,妇联工作的一个品牌。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陶尕勇对我县的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讲了三点意见:一要深刻认识家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家庭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在全县创建更多“五好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三、充分调动全县各族妇女的奋斗热情,鼓励和团结广大妇女为家庭建设做出贡献。
通过这次故事巡讲会活动,大家齐聚一堂,共叙良好家风,共享家庭故事,共秀家庭梦想。他们的故事似乎都是那么普通而平凡,但却在平凡中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无私付出和深深的爱,感人至深。大家分享故事、讨论家规,不仅传递出了最美家庭的理念,同时也为构建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州妇联与各县妇联共同组建的“最美家庭”故事巡讲团,将在其他三县和州直机关开展巡回报告宣讲。
我叫夏毛措、是刚察县游居民定居小区一名普通的管理员。几年前,我和丈夫在县城立足后,将牧区的公婆接来与我们一起生活,一直以来,我们生活很平常,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周围的人都说我们家和睦、温馨。
近年来,刚察县通过游居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让农居民群众改变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逐步从草原到城镇,从简陋、低矮、潮湿、寒冷的帐篷搬进了崭新、宽敞、明亮、温馨的楼房。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是习惯于游牧生活的居民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比如说:到那个部门办理事情时遇到的语言障碍问题或停水停电问题,出现这些琐碎而又影响生活的问题时,他们不知道该找谁,不知道怎么该解决……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想起自己刚来县城时曾遇到过一样困难而茫然无助时的情景。于是,我有了一个为新进城居民服务的想法,回家后与公婆、丈夫商量,他们都很赞成,并表示将大力支持。有了家庭的支持,我常常出入小区,看见居民便打招呼,问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小区生活中的温暖,有困难就跑过去帮忙。我逐家逐户地上门服务,从一点一滴做起,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电磁炉、洗衣机等各类电器,指导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安全,生活垃圾的分类清理方法等。在我的影响下,邻里互助成为了我们家的一种处事态度,我的家人时常参与到小区服务工作中,公婆和丈夫也通过与别人的聊天中,听到有谁遇到困难就跑过去帮忙或是帮他们出主意,慢慢地小区的很多居民有事没事喜欢来我家聊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全家人都会热心帮助,如到哪个单位办理事情,或为哪个贫困户捐款捐物;或帮小区的老人们去缴纳水电费、供暖费等,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同时与邻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让小区居民们生活的和睦、和谐,其乐融融。
年11月,我被组织派到圣湖佳苑小区作便民服务代办人员,从此我腾出更多的时间服务小区居民,帮智残妇女秀玛吉办理残疾证、低保证,帮助她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给刚做完胆结石手术的单身妇女关却卓玛办理合作医疗报销手续,经常轮流去照顾她;帮孤寡老人加羊吉买菜、买药、洗衣、打扫卫生,时常关心和照顾着她的生活起居等。这些小小的善举也是让刚进城市的居民充分感受到了小区的温暖和邻里之间的关心关怀。
今年4月的一天,由于小区居民克知布外出时没有关闭水管阀门,自来水管意外爆裂漏水,冲毁其房后的自来水井,导致化粪池塌陷,污秽满地,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其他居民的生活。我干了一天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家门时,婆婆连忙告诉我克知布家漏水的情况。于是我赶紧往外走,边走边对婆婆说:“这个事情一定要抓紧解决呀,要不然拖到明天,新来的居民会不高兴的,还以为这个地方生活环境不好呢?婆婆点了点头,说:“你去吧,家里有我们呢!”我丢下家中的亲朋好友,跑去现场,并联系克知布尽快赶回来,同时通知水暖公司,克知布赶来后及时进行了修理,修理完毕后将和物业公司保洁员一起清理了现场脏污,这期间我的丈夫也赶来了,帮助我们把现场清理的干干净净后,才一起回家。记得那时候已是深夜,漆黑的夜里,小区的居民都已酣睡入梦,而唯独我家楼房客厅的灯火依然亮着。走进家门,发现公公婆婆在客厅等我们,婆婆看到我苍白的脸色,赶紧端来一碗热奶茶,说先喝点茶,我去给你们盛饭,望着婆婆在厨房忙碌到深夜,望着丈夫满身弄脏的衣服,我深感内疚,可是婆婆说:“你在为大家服务,大家好了,咱们小家才会更好啊”……
我的家庭很普通,可是我们相亲相爱;我们的故事很平凡,可是我们和睦友爱,正因为在丈夫默默的支持和家人的关怀下,才让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一心一意为新进城的小区居民众服务,建立了温暖的小区,我们所在的圣湖佳苑是刚察县管理标准最高的示范型小区,年被州委表彰为“文明小区”。我也很荣幸地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家是温馨的港湾,有了我温馨“小家”的支撑,才筑起了圣湖佳苑这个和谐的“大家”。
“至真的承诺,无悔的付出”
———记海北州门源县北山乡下金巴台村马生莲的家庭
年马生莲的大姑子吴生莲原本平和幸福的生活,在一场意外的婚姻变故后陷入了困境。大姑子只有带着不到两岁的女儿回到了娘家。家庭的破裂给大姑子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加之对留在婆家儿子的思念和牵挂,日渐精神恍惚最终忧郁成疾,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她丧失了语言上的正常交流和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年迈的父母不知所措,父亲吃不下饭,体弱的母亲卧床不起,吴生莲母女的生活该怎么办?
所有的一切,马生莲却看在眼里,毅然决然的对公公、婆婆说:“爸妈你们不要太担心,还有我们呢!有我们一口吃的就不会少大姑子母女的一口,再难我们也会好好照顾她们的”。一句至情致感的“承诺”让马生莲和丈夫义无反顾的挑起了全家八口人的重担,这一承诺,就这样无悔的付出了十八年。
因为这一句承诺,马生莲用人间亲情、真情、暖情演绎着社会正能量。她用十八年的时间,以行动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道德。
十八年以来,马生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料理家务、做饭、给大姑子喂饭、擦洗身子,为了让她有个干净卫生的生活起居环境,她还会随时拆洗、更换被褥。大姑子容易闹肚子,她就买来红糖暖胃,大姑子的病情时常会发作,十八年以来马生莲几乎一步都不敢离开她,有时夜里陪睡,还要抱着上厕所。每天三顿药一顿不漏的喂给她吃,天气好时还抱她到院子里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调解心情。为了照顾病人,马生莲自已学会了量血压和按摩,“妻子和我都快成合格的大夫了”,马生莲丈夫说。平时马生莲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却想方设法,四处举债,尽心尽力给大姑子求医治病。夫妻俩带着吴生莲多次往返于西宁、医院。承受着大姑子因病致贫的经济压力,夫妻俩起早贪黑努力干活,农闲时到处打零工,十八年如一日,夫妻俩从未抱怨过一句。
正如马生莲自己说的“当我听到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我的累一扫而光了”。面对孩子她总是一碗水端平,视外甥女吴晓英为自己的亲生女,担心因为母亲的病况而影响吴晓英的成长和学习,马生莲时常和吴晓英谈心,鼓励外甥女要自信、自强,在未来的道路上要更加的勇敢。马生莲给孩子父母般的慈爱,让她接受正常的家庭教育,吴晓英常在人前说她有两个娘,舅母胜似亲娘,她既是母亲,也是知心朋友。马生莲明白知识对孩子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家里经济条件再困难她也坚持供三个孩子上学,吴晓英已是高二的学生了,思想稳定,品学兼优,对未来人生充满着希望。一句憨实淳朴的承诺像金子般的珍贵,一句不起眼的话托起了一家人的希望,照顾服侍大姑子已有十八年了,以慈母的爱养育着大姑子的女儿十八年,十八年的日日夜夜一直守候在大姑子母女的身边不弃不离。
马生莲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到婆婆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不忍”,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的媳妇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公公婆婆牙口不好,马生莲每次都会细心的将饭煮软一点,以适合老人的胃口。婆婆爱干净,马生莲总是把家收拾的干干净净,婆婆体弱多病,患有“肺源性心脏病”,年12月婆婆因医治无效,而最终带着马生莲的感激离开了人世,一家人很伤心,公公更伤心,马生莲从公公的眼睛中看到了老人的孤独和寂寞,她细心地开导老人尽早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一如既往的侍奉公公,让他安度晚年,她买来一台电视机放在公公的床头,替他清寂解闷,老人很感动。
屋漏偏逢连夜雨,年4月大姑子再次生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夫妻俩日夜轮换着照顾吴生莲,接踵而至的医治让这个原本生活拮据的家庭再一次跌入最低谷,马生莲默默的擦拭着眼泪说:公公老了,婆婆走了,照顾好大姑子的承诺我没有完成好,这一生病魔几乎倒垮了我的大姑子,太可怜了”!为大姑子治病已是外债高筑,但贫穷与劳累并没有将她击垮。
“我就是想让公公好好的安度晚年,让大姑子干干净净的不犯病,能让孩子们无忧无虑的长大,再苦再累我不嫌”。马生莲一句纯朴的话让这个家温暖和谐,俗话说:“忠厚传家远,患难见真情”,马生莲用十八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和仁慈,展现了一个农家妇女尊老爱幼,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
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平凡中折射一种和谐之美,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命运使她们的生活充满坎坷。马生莲,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夫,她用自己那颗善良的心,无微不至的照顾,托起了大姑子的生命和一家人生活下去的希望,向世人演绎了什么是人间的亲情、真情、暖情。
我叫穆周尕措,现在在祁连县八宝镇第一幼儿园工作。我的家庭三世同堂,丈夫是蒙古族,我是藏族,公公和侄子与我们一家三口共同生活。我嫁进这个家庭时,婆婆已经过世很久,侄子只有十二岁,侄子还未出生时他的父亲就因车祸去世了,大嫂改嫁后,侄子一直由公公抚养。
早早失去母爱的我能感受到侄子的处境,也更能理解侄子的感受,为了给失去父爱的侄子更多关心,白天除按时给家人做好三顿饭外,晚上就陪侄子读书、辅导功课,闲暇之余陪他玩、聊天,设法了解他的心理活动和感受,消除因儿子的出世给他造成的压力。在教育两个孩子方面,我们家人的原则是要让他们从小养成独立的个性,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在全家人省吃俭用全力供读下,侄子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并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改嫁后的大嫂把我们对侄子的关心看在眼里,每当遇节庆日总会做好吃的送来,还给家人买衣服,家里有什么事都会和丈夫双双跑来帮忙,现在我们的家更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赢得了亲戚朋友们及邻里的称赞和尊重。
年,通过市场考察我发现祁连县的幼儿入园是一个难题,决定投资办一所幼儿园,公公和丈夫为了支持我,把家里准备买房子的14万元全部交给了我,公公又从亲戚处借来5万元,再加上贷款的15万元,幼儿园终于建起来了。然而,幼儿园孩子的家庭都来自农牧区,大多数都比较贫困,有些家庭是从外地来打工的,生活都成问题;还有些孩子是残疾儿童,看着家长们的无助,我总是大方的接收这些贫困和残疾幼儿入园,并给他们减免了学费,让他们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同享蓝天白云,同享平等的教育。自创办幼儿园以来我帮助过的幼儿家庭,累计金额已达17万元之多。为这些孩子减免学费大大加重了我的负担,在偿还贷款方面有了更大的压力,最初几年,幼儿园年年亏损,公公和丈夫不仅没有埋怨我,还拿出家里的钱贴补幼儿园的日常开支。
全家人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不仅没有收益,反而还欠了许多债务,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也几乎撑不下去了,有了关闭幼儿园的想法。可看着园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想到幼儿园关了,这些孩子去哪?每当看到家长们兴高采烈的来接孩子,孩子们露出天使般的微笑向我告别时,我又暗下定决心,无论多么困难我也要坚持下去。我要让孩子们每天迎着朝阳像一只只可爱美丽的小蝴蝶一样在百花丛中尽情畅游、玩耍。家长眼里流露出对我的信任,我的内心充满了感激,这给了我巨大的动力和快乐,此时我再也不是那种为自己的事业办园那么简单,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这份动力和快乐不是能用金钱所换来的,我决心要帮助更多的家庭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我的家人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公公常常为我出谋划策,帮我理财。丈夫工作之余时常帮助我,分担我的劳累,在家做饭、洗衣服、照看孩子,侄子在节假日也来幼儿园帮我干力所能及的活,一家人齐心协力经营着幼儿园。为了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水平,我通过各种形式努力学习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提升自己的素养,积累经验。从初入行时的懵懂,到现在的娴熟,我争取每天都有进步,努力承担那份责任,完成自己的使命。对于我来说幼儿园成了我人生最大的快乐,也是我的希望,幼儿园也使我的家庭更加有了凝聚力。通过一家人的努力,幼儿园办的有声有色,家人的团结、互助和彼此间浓浓的爱更加坚定了我的梦想。如今,幼儿园已从当初的4名幼儿增加到多名,从2名教师增加到30多名教职工,从最初民办园发展成公办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及家长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我爱我的家庭,感谢我的家人,享受着教育孩子的过程,更享受和珍惜着帮助别人所带给我的那份快乐!没有我的家人,我的梦想只是泡沫,他们给我出谋划策,解决经济负担,精神上更是给了我无限的力量,他们奉献出自己的小爱来成就我去完成更大的爱。满载着这些小小的爱,我要去成就更加美好而又精彩的人生!
爱,让生命延续
——记海北州海晏县民族寄宿制中学职工李景元
如果不是妻子的那场疾病,直到现在,李景元或许还是海晏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的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职工。
年年初,李景元的妻子红秀兰从海晏县哈勒景乡寄宿学校退休。因患高血压,红秀兰的身体尽管有一些不适,但退休后一家三口尽享天伦,其乐融融。令谁也没想到的是,灾难却悄然无息的降临到这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中。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年李景元的家庭遇到了困难,妻子得了高血压病,经常需要吃药打针,在这期间,李景元不仅要照顾孩子,还要给妻子看病,同时自己还要上班、挣钱,挑起了家里的经济重担。妻子突然病倒,家人医院检查,结果为肾衰竭,为了能够尽快了解病情,李景元带着妻子辗转两次去北京就医,最终确诊为尿毒症。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全家人都崩溃了,作为丈夫的他,李景元更是不敢相信这个事实,险些晕倒,当时妻子才39岁,儿子那年才上高一,这样的灾难却落到了自己家人头上,但随即他想到,如果自己现在也动摇,也没有信心,那这个家就真的崩溃了,于是他默默的下定决心,一定要想方设法为妻子治病,挽救妻子的生命。为了让妻子的病情有所好转,李景元带着妻子几医院,期望有所转机,然而妻子的病情却表现出迅速恶化,从一开始用药维持到血液透析,后来发展到了每3天要透析一次,还休克了两次,看着病痛中的妻子,他的心都碎了。为了维持生命,医生建议,治疗此病的最佳方法就是做肾移植,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兴奋不已,病人总算是有救了。然而做移植手术不但费用惊人,而且肾源也非常难找,但是病情不等人,怎么办?家人在看到希望的同时,有感觉到压力无比巨大。当咨询医生后得知,亲属或夫妻之间寻找适合肾源,这种手术成功率很高。听到这个消息,李景元喜出望外,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妻子捐肾,为了妻子,别说一个肾,就付出他最宝贵的生命都愿意。李景元的岳父知道可以在直系亲属里寻找肾源后表示要为女儿捐肾,但是李景元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岳父年纪也大了,又多病,原本最为注重孝道的他认为如果岳父再为妻子捐肾,身体肯定吃不消。为此,李景元含着泪对岳父说:“我给妻子捐肾是我作为丈夫应尽的责任,只要配型就捐我的!”一家人听到李景元的话,都感动的哭了。
肾脏移植手术在我国可以说是一项较为谨慎的手术,手术风险不说,费用也是一般家庭难以承担的。由于做肾脏移植手术费用巨大,前期的到处求医已经将家里的所有积蓄全部花光,如何再凑到移植的手术费成为李景元的最大难题。这时,知道病情的亲戚、朋友、医院的医生、护士、社会各界人士伸出了友爱的援手,大家纷纷捐献自己的爱心,也正是这份爱心搭建起了李景元一家回归和谐、和睦的桥梁。带着从亲戚、朋友以及外界人士到处筹到的钱款,他和妻子医院肾移科就医。满怀着延续妻子生命的希望,医院进行配型。每天他都在企盼各方面检查都能合格,肾源配型能够成功。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尽快做手术,让妻子早日摆脱病痛。在焦急等待了半个月后结果终于出来了,医生告诉他配型完全匹配,他激动的留下了眼泪,一家人终于看到了希望。
年4月1日,对李景元一家人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天,李景元将和妻子共同完成一次肾脏移植手术,这次手术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李景元一家是否能够再次团聚。果然,天如人愿,经历了将近六个小时后,他们的手术成功的完成了。当妻子从术后醒来,看到身旁躺着冒着生命危险为她捐肾的丈夫还没醒来时,她忍不住眼泪肆意,那一刻,他的心里百转千回,是感动,是幸福,更是担心。这时,李景元也醒了,看到妻子正含泪望着自己,一路走来一直表现坚强的他也流泪了,那是幸福的眼泪。15天后,当一家再次见面时,都有种两世为人的感觉,他们经历了从担心到焦虑,最后欣喜若狂的心路历程,值得庆幸的是最后以团聚告终。真应了手术前儿子在电话中说的“爸爸,你和妈妈的手术一定会成功的,我等你俩回来,我们全家人又可以团聚了!”那句话了!
疾病和不幸虽然给李景元一家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我们看到了李景元作为丈夫的坚强和担当,看到了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的帮助和爱心,正是因为有爱在传递,李景元一家才从疾病的阴霾之中走出来,才能够再次看到昔日的温馨和幸福。李景元的爱心感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被评为首届最美海晏人,孝老爱亲模范和最美青海人。
面对荣誉,李景元依然保持着他惯有的平静和恬淡,他只是希望他对家庭、对亲人负责的这种精神和态度,对每一个人都能起到表率的作用,让更多家庭享受到来自亲人的爱。
李景元,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丈夫,他用他无私的爱,为妻子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也让一个生命得到了延续。更用自己无私的爱,诠释了人间最美的亲情和爱情!
来源:海晏县妇联
长按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白癜风终于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