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的认识误区
胆囊结石现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大多数人是在做常规体检时发现的。然而,很多人对胆囊结石的危害并不了解,认为胆囊结石没有症状就可以不管,导致耽误了治疗。
误区一,胆结石是小毛病,不用治疗。其实,胆结石的问题可大可小,这是因为如果胆囊内较小的结石从胆囊管脱出进入胆总管,可形成继发性胆管结石,从而引起胆管梗阻、黄疸、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当急性胆囊炎未有效控制,可演变为胆囊坏疽穿孔,有可能危及生命。此外,如果胆囊结石病程较长,结石较大,发生胆囊癌的机会就成倍升高。
误区二,无症状胆结石不用治疗。多数人体检发现胆结石,平时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可采用饮食控制,暂不手术。但某些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手术。比如结石大于3公分、病程超过10年、胆囊萎缩、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等。
误区三,老年人患了胆结石,最好不要手术。很多子女觉得老人得了胆结石,年纪大了,就不要开刀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可能会害了老人。其实,老年人患了胆结石,更应该尽早手术,特别是没有急性发作时手术。这是因为老年胆结石更容易发生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也更容易发生癌变。当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因原有各种基础疾病,导致手术风险更大。
误区四,得了胆结石,就不能吃荤,只能吃素了。胆结石的发生与过度油腻饮食有关,但有些患者得了胆结石就彻底告别了油荤,这也是不可取的,长期下去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胆结石患者在平时可选择植物性蛋白质或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食品。
误区五,得了胆结石,就不能吃鸡蛋了。其实,胆结石患者一天吃一个鸡蛋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鸡蛋并不是胆结石患者的禁忌品。当然,如果合并高血脂和高胆固醇,那么就建议只吃蛋白不吃蛋黄,或者每周吃2-3个鸡蛋。
误区六,切了胆囊,消化功能就不行了。很多人觉得一旦切除了胆囊,就没法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自己的消化功能。其实,胆囊只是一个储存胆汁的仓库,它并不分泌胆汁。事实是肝脏分泌了胆汁先存储胆囊,需要的时候,再从胆囊排出通过胆管,排到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
总之,患了胆结石,建议到肝胆外科的专业医生处就诊,结合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果有手术的必要性,则建议尽早手术。
胆囊结石久拖不治危害大!
体检发现无症状胆囊结石需要治疗吗?
huz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