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以来,恒邦股份已连续开展四届“道德标兵评选暨颁奖典礼”活动,通过发现、挖掘和宣传恒邦人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积极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启了恒邦股份崇德向善的新局面。
今年3月份,公司在下发第五届道德标兵评选活动的文件后,各党团支部面向基层一线、积极宣传发动,经过层层推荐,共向评选活动领导小组推荐申报道德标兵候选人31名。道德标兵评选活动领导小组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规范操作,畅通监督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履行“六个见面”,一个环节不少,一点标准没降,确保推选出来的道德典型立得住、过得硬、传得开、叫得响,经得起检验。
尽管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同,尽管他们并不善于表达自己,他们只是默默地做着他们认为该做的事,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分内之事,所做的都是理所当然。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用平凡的点滴演绎着精彩的人生、用无声的坚守讲述着道德的真谛,尽管是未加修饰、平铺直叙,我们依旧能看到他们身上闪耀的光辉,依旧能看到他们认真、责任、善良、奉献和担当的精神。让我们踏着第五届道德标兵评选活动的节拍,一同去走进他们……
1敬业奉献标兵候选人——刘永道
刘永道,男,28岁,年7月入职,潍坊市安丘市人,预备党员,在熔炼车间水处理、技术员、综合部技术员、副部长,现任股份公司冶炼二公司综合部部长。他用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的辛勤汗水、无数次攻坚克难换来多次“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候选人事迹↓
求知好学,脚踏实地,努力提升综合能力
刘永道刚入职恒邦股份时,作为刚刚毕业的学生,实践经验为零。为了能够尽快胜任工作,他积极主动的学习岗位知识,随身带着一个小记事本,遇到不懂的问题立刻记录,有好的想法和思路也记录在本上防止遗忘,然后向老员工请教,车间的老员工就经常回答不出他提问的问题。随着不断积累,他迅速成长成为技术骨干,并成为“栾会光创新工作室”的创新能手,参与了“底吹炉停炉保温方法”、“底吹炉上升烟道的结焦问题”、“提高底吹炉投矿量”、“改造氧气造型”等课题的研究,年提出的“污水硫酸钙回收利用,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固体废物再利用”获集团“金点子奖”及烟台市合理化建议“银点子奖”。
以厂为家,爱厂如家,为公司不计个人得失
年10月,冶炼二公司熔炼车间收砷系统筹备开车,收砷系统作为新项目、新技术,大家都没有经验,刘永道为了摸索规律、积累经验,他连续两个月坚守现场,经常几天几夜不睡觉,连续几周吃、住都在主控室,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收砷系统从零经验到稳定生产的过渡;精炼车间回转式阳极炉项目、电解二车间大极板项目等等,只要涉及新项目和车间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不论何时,哪怕是半夜凌晨,刘永道必定第一时间赶到公司,坚守一线,不解决问题不离现场。
认真负责,率先垂范,积极发挥模范作用
年新入职的大学生杜日强在车间实习期间,刘永道了解到他好问好学,于是主动为他讲解车间的工艺流程和原理,带他现场熟悉设备,并将自己有的资料都复印了一份供他学习,现在,杜日强已经成为精炼车间转炉的中坚力量;熔炼车间余热锅炉班组休息室在放灰口附近,环境较差且没有暖气,刘永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重做休息室密封并加装暖气,由于特殊原因休息室无法安装暖气,刘永道又规划更换休息室。
有一次清锅炉,为了搞清结焦情况,他套上劳保,忍着高温第一个钻进炉体,查看炉内结焦,由于炉内温度高,他手烫伤了,衣服湿透了,都不退缩。年十一假期期间,冶炼二公司硫酸车间临时停车,刘永道带领综合部全体人员在现场抢修。
2敬业奉献标兵候选人——杨强
杨强,男,38岁,年3月入职,牟平区姜格庄镇下寨村人,现任精炼公司三车间主任。曾经车间里好学苦干的代名词,2次被集团公司评为先进个人、1次被评为创新能手、优秀科技人才,在担任车间正职期间,连续五年被评为先进车间等等,这些环绕在他身上的光环,正是对他最好的褒奖和肯定。
候选人事迹↓
热爱学习,艰苦深入,他用“恒心”为青年员工做出表率
年,21岁的杨强分配至冶炼车间(现精炼公司一车间)。为了能尽快适应车间,适应生产,他开始了刻苦的求学之路,火法铸锭的技巧、湿法投料的温度等都是他学习的内容。很快,他的业务技能突飞猛进,短短的3个月便成长为班组里的业务骨干,并被提拔为班组长。
一时间“杨强”的两个字成了车间里好学、苦干的代名词,激励着无数青年员工奋发、向上。担任班长后的杨强,并没有因为点滴荣耀的获得而沾沾自喜,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实打。年,他被车间提拔为副主任,年,他又被公司调任精炼公司一车间主任……
临危受命,勇挑重担,他用“诚心”为车间和谐助推动力
年,精炼公司三车间历经开车后最为困难的阶段,工作环境不好、员工队伍的不稳定、阳极泥积压约吨,正常生产难以维持,再加之原车间主任的离职……一时间,三车间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公司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时任精炼公司一车间的主任杨强。“这个骨头我来啃”,这是杨强当时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杨强来到三车间后,先是增加“料仓”,把烟气集中到吸收塔内,车间环境得到了改善;将人工投料改为铲车投料,极大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年底,向公司申请为职工增加薪资待遇获得批准。针对阳极泥积压的问题,他摸索生产,更改工艺,改善辅料加入量,提出用氧气提升分银炉氧化效果,于中旬新增“氧气阀门组”,使得分银炉的生产周期由12天降低至4天,大大增强了阳极泥处理量,且该项创新被烟台市总工会、烟台市科学技术局、烟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授予《烟台市职工合理化建议“铜点子”奖》。同时,他协调公司新上设备,如今,三车间的转炉已经由原来的4台增加至8台,电解槽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7个。10吨,15吨,20吨,30吨,37吨,年9月份更是创造了单月61吨的历史之最,较公司下发的月计划39吨,足额超出了23吨。“‘诚心’最重要,只要你抱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那就没什么工作干不好,哪怕他真的是一座大山”。在参访现场,杨强同志真诚的谈到。
忠于职守,爱岗如家,他用“倾心”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
如果说这份情缘是杨强对化工事业的热爱,倒不如说是对肩上责任的担当。“公司领导将一份工作交付给你,更多的是交付给你了一份责任”,他一直将公司领导的这句话铭记在心。车间里,他与员工一起排查隐患,解决困难;值班时,他在岗位一同监控生产,优化操作。年,他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多达10条,且有3条被股份公司采纳。一份责任一份担当,加班、聚少离多的日子早已记算不清。爱人对他的评价是,把公司当做家,把家当成旅馆。或许,这句话才是对他真实生活、工作的写照……。
3敬业奉献标兵候选人——王成明
王成明,男,38岁,年7月入职,牟平区玉林店镇南红西头村人,在生化一车间干过操作工、班长、副主任、主任,现任股份公司冶炼一公司硫酸一车间主任。他临危受命、一丝不苟,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车间的建设当中,将自己的心血洒在恒邦这片热土。
候选人事迹↓
青年壮志不言愁
年生化六万吨正式开车,由于是公司第一套浆式给料系统,作为软管泵润滑油的甘油粘度较大,冬季抽入非常困难,他经过观察提议将软管泵甘油换成豆油,此项提议被公司一直沿用至今。年王成明担任生化一车间车间主任一职,并在同年完成了焙烧变为直接氰化系统的改造。年车间大修,由于要更换转化器,为了提前给机修车间让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更换,他带领着员工加班加点的扒转化器的保温石棉,看员工累了他便让员工轮流休息,自己却一直坚守在岗位的第一线,整整两天两夜没合眼,为机修车间的工作顺利的开展提供了保障。最终生化一车间的大修顺利完成,提前15天开车,为车间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临危受命显身手
年硫酸一车间新上砷提纯项目,急需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5月9日,他被调往硫酸一车间,临危受命他没有任何怨言。由于新项目所有的技术都处于摸索状态,各种困难都急需解决,砷提纯粉尘导致电路短路问题,行车损坏等问题使生产无法继续下去,现场环境恶劣,高温、粉尘、砷过敏等各种困难让员工心里都直打退堂鼓。年8月砷提纯进行停车检修,由于作业温度较高,导致生产无法继续进行,他亲身车间当中,仔细做着排查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晚上回到办公室,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找寻解决的办法。虽然自己的身上、脸上、眼上都因过敏而肿起,但他却从来每有一句怨言。经过一个月的改造砷提纯的现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行车故障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然后又面临了新的问题,砷提纯电炉损坏频繁,车间电工劳动强度过大。他又深入现场,查找电炉损坏的原因进行问题汇总,几天的仔细观察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他指出问题原因是由于高温令沙土与砷产生二氧化硅和玻璃砷结合物造成了接线柱短路,于是下令对电炉丝进行高温材料封堵。同时与上级领导沟通对砷提纯电工增加补贴,如今砷提纯已正常开车投入生产。
现如今安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硫酸一车间尾矿系统是公司环保重点场所,王成明又着手开始对尾矿应急设施的完善。今年9月份的一场暴雨突如而来,尾矿应急池上部出现渗漏,面对如此紧急地情况他亲自带头上前组织抢险,同员工一起奋战在一线。大雨过后他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理顺,同时沟通各相关部室将后续的应急设施进行安装。现今尾矿的应急设施已经改造完成,安全环保的工作又更上了一个台阶。
4敬业奉献标兵候选人——李佳友
李佳友,男,38岁,年3月入职,牟平区水道镇东直格庄人,中共党员,曾在硫一车间干过班长、副主任、精炼车间副主任,现任冶炼二公司精炼车间主任。他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多次被评为公司先进工作者、创新能手。
候选人事迹
面对工作,他努力探索,善于创新
他亲自主持试验转炉、阳极炉除砷,在转炉、阳极炉采用多种药剂不同时间段的加入方式,通过近5个月的试验摸索,转炉除砷率到达70%,阳极炉除砷率达到25%。而后,他又尝试利用片碱作为铜溶剂除砷,此举使阳极板含砷降低到0.3%左右,有效的满足了电解车间的正常生产;他改变大块铜的浇铸方式,浇铸出的大块铜表面平整,外观质量好,不需要人工清理表面渣,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又节约了浇铸成本;废旧耐火砖的再利用,将积压近T的废旧耐火砖进行深度破碎,代替捣打料和浇铸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身为主任,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年7月中旬,车间1#转炉刚更换完炉衬三天,在当班生产中出现炉体烧红现象,经过分析,可能是炉内衬砖掉落,熔体不断冲刷炉体导致。当时2#转炉已经做好停产修炉准备,为了保证两台炉连续性生产,1#转炉必须立即抢修。经过一天的冷却降温,炉内温度由一千多度降至一百多度,为了弄清炉体烧红的真正原因,他第一个进入炉内,仔细观察炉内衬砖的烧损情况,经仔细摸索发现,原来是风眼区气体流量大,局部流速过快,带动熔体冲刷衬砖,致使烧损严重。弄清原因过后,他立即组织人员抢修,炉内高温一百多度,只能停留两三分钟,抢修人员轮番上阵,别人休息两次,他才休息一次,直到实在不能忍受的时候才出来休息一会儿,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已经无法形容他当时的状态。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抢修任务终于完成。7月27日白班,3#转炉在生产过程中,金属软管突然破损,导致风眼压力骤降,炉内熔体倒灌,风眼堵死。之后,立即进行倒炉生产,由于两台转炉连续性生产,人员非常紧缺,每班的成员只能刚好满足生产需要,抽调人员抢修非常困难。为了能够尽早完成抢修任务,李佳友亲自上阵,与生产班长一起,手拿大锤、钢钎,拆装金属软管。因为堵塞情况严重,需要将每个风眼消音器拆掉,然后用大锤、钢钎清理风眼,工作量相当大。白班的班长走了,他还在;小夜的班长走了,他仍然在,直至第二天早上六点,所有风眼清理完毕,金属软管全部更换,19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已经让他筋疲力尽。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他的腰累坏了,严重时坐都不能坐,公司会议他都站着参加。即便这样,他都没有多请一天假。
5敬业奉献标兵候选人——徐小飞
徐小飞,男,43岁,年4月入职,牟平区水道镇辛家村人,在冶炼三公司熔炼车间底吹炉干过收尘工、收尘班长,现为冶炼三公司熔炼车间底吹炉班长。他凭借着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对待工作的拼命精神、对待班员的家人情怀,堪称负责任、有担当班组长的典范。
候选人事迹↓
率先垂范,他是岗位工作先锋官
年底,底吹炉刚刚投料试车时,电收尘刮板卸灰阀胀死,本该下班的徐小飞主动留下来加班,带头冲在清灰一线,直到卸灰阀内的热灰清完,保证了电收尘工段顺利地试车。年2月电收尘灰斗堵塞,作为收尘班长,他一直守在现场,困了用凉水冲冲脸,饿了就在休息室吃碗方便面,连续奋战56小时,直到灰斗清理干净后顺利开车。
年6月,他被提拔到底吹炉甲班担任班长,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迅速调整,进入角色,每天在渣口、下料口、铅口轮流干。年,车间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投矿量,经常性的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必修课。当领导得知他的父亲患有直肠癌时,多次催他回家,他总是说:家里有人,有事就给我打电话了。直到接到父亲病逝的电话,徐小飞才离开岗位回家处理后事。每每提及此事,他都为未能看到父亲最后一面而愧疚,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责任心强,他是安全生产排头兵
徐小飞经常说“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只有落实不了的执行力”。平时不怎么说话的他,在每一次的停车、大修,每次开起班组会议,讲解问题,交代危险点,布置措施时却总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干冶炼的人工作中不存在“可能”、“也许”、“差不多”等模糊不清的意识”。他还根据班组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开设了“每周一题”,加强教育引导,并自选主题、自定实践、自备课程,让中控工和放渣工轮岗操作,互相学习,以此激发班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班组整体专业水平。
凝聚员工,他是班组家庭领头羊
在底吹炉刚刚升任班长时,员工思想波动大,他主动和班组员工谈工作,聊家常,拉近与员工的距离,经常组织班组集体活动,让小小的班组有了家的感觉。新入职大学生曲兴启刚刚来到班组时,面对90后大学生的浮躁,徐小飞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主动与其结为师徒对子,一边教他做人,一边传授技艺,不仅打消了曲兴启的思想波动,还让其成为车间的后备人才。班组中还有一位员工,生活在单亲家庭,徐小飞知道后,平时就格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