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现代中医治疗学》
列位看官,今天我们来和您聊一个话题,关乎我们的胆囊。
对于胆囊,我们都知道,它是分泌胆汁、帮助我们消化的。尤其是我们吃进去的肉食,更是离不开胆汁的消化。
不过这篇文说,我们想和您分享一个观念。这既是,我们的胆,也是一个“容器”。这“容器”里装的,就是我们一辈子受的窝囊气。
为什么这么说?咱们看一个病例。
话说某患,年52岁,最近两年的时间里,他经常感觉自己右上腹部疼痛、发胀,同时痛连右侧肩膀。经过检查,确诊患有慢性胆囊炎。就诊时,此患身材瘦小,满面愁容,似乎心有千千结。经过了解才知道,此患在单位是技术骨干,拔尖人才,但是由于生性内向,不善钻营交往,故而连连失去多次晋升机会,直到现在也是一个普通技术人员。虽然单位里涉及技术方面的事情,几乎都要向他请教,可是论工资,论职务,他几乎一辈子未曾改变。为此,该患常怀苦闷忧愤之心,却又无处宣泄。两年前,此患因故和同单位人争吵,遂发上述症状,一直未曾痊愈。
看官须知,这就是把一辈子的“窝囊气”,塞进胆囊里的例子。
我们的胆啊,和肝互为表里。肝胆之气,以条达为要。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太多不平事、不公示,自己又想不开,经常怀恨、忧愤、苦闷,这就会肝郁气滞、肝胆不舒。结果是什么呢?是影响到胆囊的具体功能。胆囊炎、胆结石这类常见病,就会出现了。所以说,我们如果仔细观察生活中胆囊炎、胆结石的患者,就会发现,他们大多性格急躁、易怒,抑或苦闷、压抑,常常唉声叹气、眉头紧皱。
这一点,在中医治疗学里面很重视。在论及慢性胆囊炎的时候,医家比较重视的,也是这气郁一证。主要表现,就是右胁或者右上腹有绞痛或者钝痛,反复发作、胸闷嗳气,抑或腹脘胀满,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舌边尖红而苔薄白。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疏肝利胆,务必把肝气调顺了。这才是调治疾病、减轻症状的根本之道。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在这里,一张临床验方说与您,供您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应用,切不可不经辨证而贸然应用:金钱草30克,鸡内金9克,广木香9克,香附9克,佛手3克。此为基本方,临证常有加减。这里面,佛手、香附、木香皆为疏肝调气之品。鸡内金和金钱草有化石之功。
于生活中,我们自然要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凡事豁达处之。须知,您这一辈子所生的窝囊气,全都一点一滴贮存在胆囊之内。到最后,伤的是我们自己。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文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