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有难,医护有责”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
这些直击心灵的豪迈之声
已成为响彻时代的最强音
面对未知的凶险,东莞白衣战士义无反顾、勇敢逆行、舍生忘死,用生命拯救生命,他们是东莞“最硬的鳞”,是东莞“最美的天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赞美生命,发现“最美”!从年开始至今,东莞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评选已经走过五个年头。今年6月29日,我们选出了20名年东莞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
这是“最美故事”第十四期,本期“最美”的主角是陈利芳,让我们一起了解她的故事。王医院外科病房见到陈利芳是在年,当时她正在为一名年迈的男患者剪脚指甲。她的脸离脚很近,但似乎闻不到脚上的异味,脸上满是真诚的笑容。
年,31岁的陈利芳被提拔担任外科护士长。如此年轻的护士长并不多见,但她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赢得了所有医护人员的点赞。作为东莞首届“最美医生”、医院院长,王三贵说,再挑剔的患者都夸陈利芳的好。
如今,医院以驰名全国的肝胆专科为抓手,走出了“小而精”的发展模式,全院医护人员在“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路上不断前进,各个科室挂满墙壁的锦旗是患者满意度飞跃的见证。
01
百米外科走廊,每天穿梭万步
陈利芳是湖北人,年毕业后就来到了东莞,进入医院做护士。从当初年轻的“80后”,成长到如今在护理岗位上积累了十多年丰富护理经验的“老护士”,她对护理职业的热爱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她说,她喜欢做护理,觉得能帮助人。
在医院外科那长仅米的病房走廊上,总可以看到她那忙碌而坚定的身影,打针、输液、喂药……如果有护士每天步数比赛,她一定是冠军,平均每天上万步,多的时候数万步,朋友开玩笑逗她,“是不是跑马拉松了?”其实只是那一天的病人格外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不分白天黑夜地在琐碎而劳累的护理工作中度过。这样的坚持对护士而言是常态,陈利芳的不同之处或许在于她始终带着真挚的微笑和热情耐心的工作态度,她热爱这份工作,她每天都是快乐地在工作。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陈利芳始终把护理工作当成患者治疗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把患者当做亲人,切实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急。“我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哪怕是一杯热茶、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也能对患者及其家属产生积极的作用”,陈利芳说。
医院特别赞同她的观点。“医生的三分治疗是应该的,手术必须成功;相比之下,七分护理更难,那得用心,每天那么多患者,每个患者和家属都有各种各样的态度,能让所有人都满意,那非常难。”陈利芳做到了。
02
视患者如亲人,细微处见真情
几年前的一天,一位65岁的老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突发吐血,入院时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喷射状呕血,满身都是污物,脸憋的发紫,眼看就不行了。陈利芳不顾被污物喷得满身,硬往老人的嘴里塞进去两根手指,把呕吐物掏出来,接着又给老人家吸痰、输液。
同室的患者嫌异味大,纷纷捂住鼻子,她一面做好周围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一面端来温水给病人擦洗,接连换了四盆水才将病人浑身上下擦干净,换上干净的病服。做完这些,她才看见到自己的两根手指被咬了一排深深的牙印,正向外渗着血。
裴婆婆与老伴相依为命,一次突如其来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让裴医院。陈利芳看到后,深知劝裴婆婆回家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在护理裴婆婆老伴的同时,也兼顾照顾起裴婆婆的义务。担心裴婆婆着凉,把自己在科室值班的被子拿给她盖上;发现裴婆婆右小腿有些水肿,又拿来枕头垫起老人的双腿帮助消肿。
今年4月,99岁的叶婆婆胆结石突然发作,痛不欲生。老人本不愿手术,而两个儿子却坚持要为老母亲解除病痛。面对这位超高龄患者,外科团队一度犯难,但最终仍决定为老人实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5月29日,手术有惊无险,顺利完成。
6月12日老人要出院了。出院前,精气神明显好转的叶婆婆坐在轮椅上,由儿子儿媳推着来到会议室,老人亲手向医生、护士团队“颁发”锦旗。她拉着陈利芳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老人记得陈利芳的好。
03
“最美医生”培养出“最美护士”
陈利芳在医院最宝贵的“财富”或许是她一直细心珍藏的多份胆结石,1万多人份的血液、胆汁胆囊组织标本,这也是全国首家人类胆石博物馆里最重要的藏品。年8月,“人类胆石博物馆”在医院开馆,3年来,参观人数已超过50余万人次。
每一份结石颜色各异,形状有不同,甚至还有长得像果核的,有着精美的花纹。陈利芳像了解孩子一样知道这里的不同,她说,这是因为结石的成份不一样,例如黑色的就是因为有着胆红素。而大小也不一样,有的结石直径超过了3厘米,这就算结石中比较大的了。
外科护士张婷婷很佩服陈利芳,光保管这么多胆结石标本的这份细致,就令她感佩不已。在她的印象中,陈利芳是一个优秀的“生产队长”,不管什么工作她都第一个上。“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外科的护士都非常向上,工作起来很有劲头。”张婷婷说。
外科主任叶锡银也很放心把病人交给陈利芳带领的护士们,“我们的医生和护士团队配合非常默契,大家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一门心思的就想把我们科室做好,医院做好。”叶锡银年纪不算太大,但头发却已花白。
年,东莞首届“最美医生”评选中,王三贵光荣上榜,这是医院的光荣,医院外科的光荣。一个“最美”医生,带动了一个科室,医院,如今,医院又培养出了一个“最美”护士,医院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正“学习最美,争当最美”。
04
更高标准要求,全院“自我革命”
站在医院办公室5楼的走廊上,看过去对面就是已投入使用的外科手术综合楼,楼里新增50多张床位,新设了7张床位的重症监护室,还有消毒供应室。医院预计今年外科全年住院患者有望超过人,明年将突破人。
“把医院建设成为拥有知名特色专科、临床科研有效结合、充分满足辖区群众健康生活医院,让老百姓享受到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去年11月,医院建院60周年“生日会”上,南城街道医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盛名之下,患者增加,医院更要注重做好每一项细小的服务,每一项工作都要经得起检验。停车位、安保服务……这些可能看似不要紧的环节,实际上最终都可医院的评价。”
作为院长,王三贵的压力更大了。他抓管理、抓服务,医院从上到下悄悄进行着“自我革命”,“我们要求医生,医嘱必须在每天早上8点前下完,第一台手术必须在早上7点半前把病人推进手术时,下班前病人没看完不许走,病人检查的各项数据医生必须能背出来……”
而对于陈利芳,医院的要求是,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东莞好人’‘最美护士’是激励,更是鞭策,要继续当好一个优秀的‘生产队长’”。陈利芳把这些牢牢记在了心头。
陈利芳
女,年6月至今,一直在东莞市医院从事外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年4月始任外科护士长。她积极投身科研、科普,是诞生于医院的、全国唯一的结石分类型智能化人类胆石博物馆重要建设者之一。在高龄结肠、胃肠癌根治手术护理、超低龄小儿腹外疝的护理,重症胆管炎、复合伤病人的抢救护理方面经验丰富,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强。
医院服务之星、操作能手、先进个人、“最美护士”等,年获得“东莞好人”荣誉称号。
相关链接:
“最美”故事?
袁平波:特殊的经历,难忘的个日与夜
“最美”故事?|魏燕萍:从急诊到社卫,志愿传授急救知识12年
“最美”故事?|薛爱国:一枚小小银针,承载医者仁心
福利专区
8月18日,东莞市“最美医生”“最美护士”发布仪式将在玉兰大剧院隆重举办。为致敬“最美医护”,弘扬“最美精神”,东莞银行为活动提供特别支持,并为全市医务工作者精心设计了专属权益,东莞医护,快来享受你的福利吧!文/广州日报记者汪万里我就知道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