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子真正走运的人,不买彩票都能中大奖!上周,一名泰国男子吃海螺时,意外吃到一颗珍珠。一颗价值百万的珍珠!!!要是吃牡蛎吃出珍珠也就罢了,海螺也能产珍珠吗?这个幸运男吃到的珍珠学名为“美乐珠”,是东南亚一种名为Melomelo的海螺“生产”的珍珠,颜色由黄色到橙色,以木瓜的颜色为佳,表面有火焰纹理,属于稀有的天然有机宝石,这颗“美乐珠”的估值就超过百万。吃美味海螺,得百万珍珠,如此美事心动您也不必心动,因为海螺珍珠超稀有。全球限量的海螺“珍珠”珍珠主要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海螺珍珠,其实很多品种的海螺都有产珍珠的可能,先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有名的海螺珍珠及其母螺。世界四大名螺之一的帝王唐冠螺长和高都可以达到0厘米,螺体肩部有5至7个角状突起,因外形酷似唐代冠帽而得名,能产出帝王唐冠螺珍珠(Cassiscornuta)。帝王唐冠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帝王唐冠螺珍珠↑↑↑有帝王自然就有女王,女皇凤凰螺就是海螺中的女王,虽然外表布满王冠状凸起物,里面却是少女般的粉红色,能产出同样粉嫩的女皇凤凰螺珍珠(ConchPearl),又名“孔克珠”。《华盛顿公约》保护动物海螺中的“肉食动物”天王赤旋螺非常凶猛,可以捕食其它小型海螺,也能产出天王赤旋螺珍珠(Triplofususgiganteus)。正在捕食的天王赤旋螺海螺、牡蛎这样有硬壳的生物,壳内肉肉表面都有一层由特殊红细胞构成的表皮细胞,这种表皮细胞能不断分泌碳酸钙维持外壳坚硬。但有些寄生虫会沿着壳与肉的缝隙进入海螺或牡蛎体内,再穿过这层表皮细胞仅入它们的“肉体内”,运气不好的虫虫就会被这层神奇的表皮细胞裹住死翘翘,这层细胞依旧维持不断分泌碳酸钙的特性于是就形成了珍珠。所以,海螺珍珠的主要成分和牡蛎珍珠一样是碳酸钙,但不含珍珠质,所以硬度、韧性都比牡蛎珍珠略胜一筹,但这种钙质凝结物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珍珠,也没有牡蛎珍珠的质感,却胜在数量稀少。其实,天然的牡蛎珍珠也很稀有,只牡蛎也只能产出一颗天然珍珠。但牡蛎是种“开放”的生物,如同大嘴成精,很容易被人类利用、欺骗、植入异物,生产又大又圆的人造珍珠。一只与克总搏斗,且快挂掉的牡蛎展示自己有多“开放”海螺就矜持多了,壳体构造复杂不说,还非常娇气,很容易被人类搞死,大大提升了培育人工海螺珍珠的难度。而且这些大海螺多是各个国家的重点保护动物。所以我们就没机会拥有一颗天然珍珠了吗?其实,我们甚至有机会自己生产“珍珠”。
全球最牛的人体“珍珠”
年,位于荷兰首都的圣莫尔拍卖行以5.1万荷兰盾(约合万人民币)的高价拍卖了一颗直径.2厘米的大珍珠,创造了当时荷兰单珠拍卖的最高价。
这颗超大珍珠就是人体“珍珠”,据传是一位名为娜丽依的患者身上取下的结石。
结石是人类的常见疾病。当体内形成骨骼、牙齿的钙质跑到不该去的器官时,就容易形成结石症,主要包括肾结石、膀胱结石、胆结石、输尿管结石等。
近几年澳大利亚一位名叫戴维斯的青年就从胆囊“产出”了11粒弹子大小的银色人体“珍珠”。为他手术的医生表示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结石,并建议他找珠宝商鉴定一下。之后有人愿意出12万美元(约合77万人民币)的价钱收购戴维斯的人体“珍珠”。
不是所有结石都配叫人体“珍珠”,因为大部分结石又小又丑。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有些人的结石看起来很漂亮。人体特殊现象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们,把带有珍珠光泽的圆珠状结石认定为人体“珍珠”。
据统计,人体“珍珠”的发生率仅为万分之一,发现率只有几亿分之一。目前发现的人体“珍珠”都很小,最大的人体“珍珠”直径达.5厘米,是年在一位名为美智子的日本患者体内发现的。
很遗憾,壹读君没能找到这些珠宝级人体“珍珠”的图片,就用国内的人体“珍珠”图片补偿大家,恐血慎滑。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