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胆结石症状
胆结石术后
胆结石原因
胆结石中医
胆结石排石
胆结石费用

多做那么一点点太白初级中学夏家贵老师先进

夏老师接上小学的孙子放学,我提出采访他。“哎哟哟,我就是个普通人啊!”夏老师一听慌了神,语气里对我充满了抱歉。“哈哈,不用有负担,跟我随便聊聊就好!”我连忙让他放松,“我一定认真写,记录您真实的经历,就当作送您退休的礼物。”

是的,夏老师还有一两年就要退休了。他叫夏家贵,在太白初级中学工作了一辈子。人啊,活到一定岁数,越来越喜欢回忆过去,那是一种缅怀与纪念,我打出一张感情牌。“嗯嗯,那可以,聊聊没问题!”夏老师乐呵呵地答应。

过了几天,女儿拿成绩单,我一同来到太白初中,开始了正式采访。夏老师是个健谈的人,在二楼的办公室里,从年轻聊到中年,从中年聊到现在,故事一个接一个。我理解他的心情,因着一个契机,推开记忆的闸门,任往事泱泱而来。

窗外细雨无声,校园静谧安宁,他陷入过去的美好,久久无法回过神来。我一边录音,一边记录,偶尔问上一两句,他立时又兴奋起来,想到好多好多事。所有的经历都成过往,所有的阅历都是财富。作为旁观者,我赫然发现老教师身上的不普通,可能给当下年轻人更多的启示——

多学一点点

年9月1日,夏家贵出生在太白九井一普通农户家中。年3月,高中毕业的他成为一名初中代课教师,二十出头的年纪,比学生大不了多少。站上讲台的那一刻,他深感肩头的责任与压力。高中所学的文化知识,远远不能支撑职业需求,有什么底气来教学生呢?对得住学校的信任,对得住家长的信任,对得住学生的信任,他默默地对自己说。

来吧,潜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学习!工作之余,他在单身宿舍里开启了自学之路。地理不是一门轻松的学科,没有课堂系统的学习,自学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他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啃起书来。别人呼呼大睡的时候,他在微弱的台灯下,奋战到凌晨三四点钟。

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获取外界的知识很困难,也得不到他人的专业指点。他使用笨办法,将不懂的知识点,记在一本本子上,天天翻天天看,孜孜以求。他常常自嘲道:“我可能是最笨的那一个,但一定要做最努力的一个!”就这样,他发扬农民深耕的精神,把书一点一点啃了下来。年,他拿到了芜湖教院地理专业大专学历。三年后,他拿到了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专业本科学历,并转正为太白初级中学唯一的地理专业老师。

他并没有沾沾自喜,琢磨着再学点什么。有人问他:“学历已经够了,为什么还要学习?”他憨憨地解释:“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每天不学点什么,感觉浪费了时间。多学一点点,总没有坏处的!”于是,他又攻读起法律专业,又是啃书的节奏,又是深耕的精神,前行在学习的道路上。

有趣的是,学生听说了他的故事,看向他的眼神有了敬佩,也不好意思浪费时间。“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而是为了获得知识!”他对学生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身体力行的力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啊,你总要学点什么,不让光阴白白蹉跎,这就是老一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多爱一点点

工作中,他一直任劳任怨,乐于接受学校分派的任务。太白初中只有一位地理专业老师,夏老师承担了初一初二所有地理课,还担任了一个年级的劳动课。最累的时候,他教九个班,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工作量。

在学校,他马不停蹄地上课,认真对待每一个班,不敢有丝毫松懈。他常说:“教书啊,就像种庄稼,一环扣一环,哪一环都马虎不得!”课程量大,他一天几乎没什么空堂,对体力与脑力都是巨大考验。

中午,六个班的作业堆积如山。他哪敢休息,又马不停蹄地批改作业。遇到有突出问题的学生,他还得与他们一一面谈,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缺补差。他不喜欢聊天,连喝水都常常忘记,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可是就这样,他仍对自己的效率不满意,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

晚上,他回到宿舍,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头皮有些发麻,脚尖有些发疼,还是强打起精神备第二天的课。若是遇到单元测验,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批改。学生们常说:“地理老师改卷最快!”他们不知道的是,夏老师不只改一个班,背后的艰辛与付出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年来,他不敢请假,生怕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他扳着手指头数数,一次是妻子生病,一次是父亲住院,每次只请半天假,忙完事宜就匆匆赶回。连自己胆结石要开刀,也是一直忍着病痛,忍到暑假才去做手术。

地理学起来不容易。夏老师为让学生理解,想了很多的土办法,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学习东西半球时,为了帮助学生立体感知,他借来了篮球展示;学习各个省会时,他找来了大白纸,手绘中国地图。很快,夏老师的课受到学生的欢迎。那些新奇有趣的点子,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

最有趣的是,孩子们模仿起夏老师偶然冒出的方言——“经线是一排排,纬线是一堵堵(一组组)”“世界国家有一不(一百)八,俄加中面积是老大”。夏老师听了,也不以为意,与学生们打成一片,听着孩子们的嘻嘻哈哈。

周末,他也不闲着,与几位年轻老师相约,去一些孩子家里转转,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一年,一个孩子上学总是迟到,直到第二节课才姗姗来迟。办公室里,班主任劈头盖脸一通骂,孩子一声也不吭,低着头默默流泪。夏老师看在眼里,安抚班主任的情绪,让孩子先回班上课。周六早上,他拉着一位同事,踏上了家访之路。据了解,孩子不是本地,住在山另一边。夏老师向周边人打听路线,村民告诉他需要抄小路,从一座小山翻过去。

没办法,夏老师和同事沿着小路,走进了密密的山林中。道路崎岖,杂草横陈,因为不熟悉地形,他俩摸索着前进,小腿上被荆棘划出细密的口子。翻过山头,在半山腰,终于来到了孩子的家。原来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只有一个姐姐在家照料。以前,孩子由爸爸骑摩托车送,现在只能靠双腿跑。上初中的年纪,孩子不愿意在人前脆弱,维护着小小的自尊。夏老师一听,心疼地拍拍孩子的肩,让他和自己挤在宿舍里。

类似家访经历还有很多,徒步走十公里到泉水湾的、自行车栽进稻田里的……描述着曾经的学生,夏老师笑得很幸福,仿佛又回到那段相遇的时光。多爱工作一点点,多爱学生一点点,我看到了老一辈人的负责与善良。他给予孩子的不仅是温暖,更是一道有力的光,照亮孩子未来的路。

多管一点点

四十出头,他担任学校总务主任。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很有“油水”的岗位。但是,他当得精打细算,用农村话来说,就是“死抠死抠”的,为学校能省则省。出于这样的初衷,他成了学校的“十项全能”。他常常自我调侃:“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那时,教室里装的是木头框架的老式窗户。这种窗户有一点不好,推开来推开去,玻璃容易被打碎。一位朋友公司搬迁,余下来很多大块玻璃。夏老师一听,找辆三轮车把这些玻璃全都拉到了学校。他买来裁玻璃刀,在学校练起手来。于是,哪个班级玻璃碎了,放学后准能瞧见夏老师的身影,第二天窗户上焕然一新。

后来,班级里装了很多电风扇。时间长了,电风扇一坏,班主任嚷嚷着换新的。夏老师一看,电风扇不算旧,扔了怪可惜的。于是,查资料请教人,偷偷研究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被他研究出来。他发现,先打开开关,用棍子拨一下叶片,若是叶片晃晃悠悠转起来,说明只是里面的电容器坏了。换一个电容器,只需要五块钱,能为学校节省一大批开支呢!

再后来,厕所里面也出现了问题。原先的冲水器,使用时间长了,就拽不动拉绳。若是联系厂家维修,跑一趟少说得花三百块钱。他觉得这钱花得冤枉,学校的钱也不是天上掉的,便打开水箱研究起来。他发现,橡皮用久了漏气,导致冲水器无法正常工作。他买来几块钱的橡皮,很快解决了厕所的问题。没有人在意,没有人夸赞,他照样开心得不行,为学校省了一笔开支。

于是,他的“十项全能”迅速传扬开去。日光灯坏了,他自制木梯上去更换,那把木梯用了十几年,到现在学校还在使用着;阶梯教室的椅子坏了,他用五块钱买来一大把螺丝,周末在里面维修,两个年轻人被感动,主动加入了进来;下水管坏了,他买来新水管,跟水电工学习,只要套进去转一下,就能保证接口不漏水……值得一提的是,夏老师的研究与时俱进。前两年,学校新购了印刷一体机。至于打印不清楚、卡纸、程序发生错乱等毛病,他也成了维修行家。

人家当官,气定神闲,优哉游哉;他当主任,忙上忙下,忙里忙外,连周末都不得闲。土老帽啊土老帽,熟悉的朋友拿他开玩笑,嘲笑他骨子里的农民习气。他据理力争,这叫农民本色,一砖一瓦来之不易,绝不浪费一厘一毫,这是他自小受到的教育,成为恒久不变的精神底色。就算被叫“土老帽”,那也当得心甘情愿,为学校多管一点点,心里踏实而又自豪。

于是,夏老师熟悉校园里的角角落落。秋天里,他来到水沟旁,挥着铁锹铲走落叶与积水;下雪时,他早早来到学校,挥着铁锹铲走积雪……岁月流转,处处情深,他爱着这所学校,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这就是老一辈的纯粹与朴实。

多想一点点

管得多了,他也捞不着好,还常常得罪人。上点就上点,下点就下点,夏老师没往心里去,自己吃点亏没什么,大家在一起也不容易。年评职称,夏老师发扬风格,将机会留给了同事。没想到,一耽误就是十年。虽然错过了很多,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的人品有目共睹,渐渐赢得大家的理解与敬重。

“不过,我只要还在工作,就不怕得罪人!”夏老师突然提高了音量,流露出骨子里的正直与决心。这让我极为诧异,何必呢,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干嘛要做得罪人的事啊?夏老师一听急了:“我就是看不惯啊,有些事得抓紧时间,趁退休前为学校多想一点点!”

看着我茫然的眼神,夏老师娓娓道来:“拿冬天开空调来说,有些人总是还没到很冷的时候,早早地就开了空调。开了就开了吧,进进出出开着门。”我点点头,身边也有这样的事,可是大家都不以为然。“那不行,学校也是家,哪能浪费电呢?”夏老师愤愤不平。

夏老师指着墙上的温度计:“你看,每个办公室都配一个,达到规定温度才可以开!办公室卫生评比,如果发现开门吹空调,就要扣相应的分数。”听到这,我好奇地问:“人家不恨你吗?”“我是对事不对人,公道自在人心!”夏老师坦坦荡荡,问心无愧。

“看到一些问题,我总想着解决的办法!”夏老师絮絮叨叨,“校园里骑车,非常危险,我将这一项纳入班主任考核;食堂就餐,原先无人管束,我制定了陪餐制度,秩序立马好转……”说着,夏老师拿出了拟定的一项项制度,纸上还留有铅笔涂涂改改的痕迹。劳心劳力,事无巨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学校,怎能不令人震撼?

“我快退休了,心里有点急啊!”说到这,夏老师的语气里有些焦虑。我理解夏老师的苦心,还有一两年,他即将离开工作一辈子的学校。用制度约束行为,抛开人情的因素,制定全面的规章制度,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这是一位老教师为学校做出的最后努力。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老一辈的责任与担当,必将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岁月啊,你慢点走,校园的角角落落会铭记夏老师忙碌的身影,学校的老师学生会铭记夏老师恳切的话语。我猜,等到真正退休的那一天,夏老师势必感慨良多到泪眼婆娑。在夕阳的映照下,走过每一扇门,抚过每一扇窗,那些奋斗的光影在心里轰然炸开,让他的心头漾起万般的不舍。惟愿学校越来越好,这一定是夏老师心底最虔诚的祝福。

采访的过程,也是我受教育的过程。作为年轻人,在老一辈面前,我顿感汗颜。在夏老师看来,他就是一名普通人,无非是多做了那么一点点。在我看来,有些事可做可不做,他选择了去做;有些事可做好可做到差不多就行,他选择做到极致。令人钦佩的是,出于为师的责任,出于为校的担当,他就比普通人远远高出一截,拥有很多人没有的情怀与信念。常常有人感叹,现在的年轻一代已缺失老一辈身上的诸多优秀品质。我表示赞同,多与老一辈接触,听听他们的故事,你会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你会重新找到活着的意义,你会找到重新出发的动力。

多做那么一点点,话语朴素而又炽热,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上。是啊,人活着应更豁达一下,有梦想、有行动、有情怀、有信念,厚植教育情怀,强化使命担当,我们都可以多做那么一点点!

·END·

来源

太白中心学校张文娟

编辑

赵文君责任编辑

戴丽

?当涂县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jigse.com/djssh/17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