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是干货满满的...
在上篇《胆结石是怎么来的》中提到:“乙酰辅酶a”的物质是人体当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也就是我们经常吃的米饭和面条,特别是精制的米面。
这也就是说了胆固醇多的根本原因。
从这一点上可看出,从源头上来讲,第一个要调整的就是我们本身的饮食结构,不应该吃多的精制米面。
胆汁酸
第二个胆汁酸是怎么来的?
胆汁酸是由胆固醇加牛璜酸以及甘氨酸这两种氨基酸而形成。这两种氨基酸的来源于蛋白质。
现在的人不敢吃太多的蛋白质,另外一个吃的蛋白质不够完整,配比不均衡。
所以在饮食结构中需要的蛋白质,第一个是量要充足,第二个是优质的完整的蛋白质。
第三个物质是磷脂,这里主要讲的是卵磷脂。甘油一酯转变成甘油二酯,再转变为甘油三酯的过程中有一个分叉是卵磷脂。
含卵磷脂丰富的食物最典型的就是鸡蛋,要注意的是好的鸡蛋和差的鸡蛋的营养差异相差不只10倍。所以买贵一点的是相对更合算。
吃鸡蛋还有一个误区是说每天只能吃1到2个,这个是非常扯蛋的说法。完全颠倒营养学的。很多人担心鸡蛋过多会造成胆固醇过高,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在前面说了,外源性的胆固醇是不大可能造成过量的。限制鸡蛋个数的做法限制了身体对营养的摄入!
在卵磷脂合成中需要胆碱的参与。胆碱属于维生素b族。维生素b族大量存在于米胚芽中。我们现在吃的精致的米,那层米胚芽早就被脱掉。
了解了以上三个物质的平衡关系。这三种物质的不平衡,它就能造成胆固醇结晶。
胆囊堵塞的原因
除了上述的物质不平衡,还有一点,如果胆囊贮存的胆汁排不出来。也会形成堵塞。
胆汁的释出是需要外面的刺激,外面的信号才排得出来的。
外面的刺激和信号是需要食物当中的蛋白质和好的油(也就是不饱和脂肪酸)。一个晚上的肝脏运作,到早上时,胆汁积蓄得最多。
大部分人的早餐里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质是不充足的。试想下,早餐一般就是稀饭,油条,包子,粉面等,这些早餐除了淀粉就是淀粉,也就是除了碳水化合物,还是碳水化合物。
这类的早餐食物,不能很好地刺激胆囊排放胆汁,久而久之形成结石。
通过上面的剖析,从营养学的角度,大家应该已经明白胆结石的饮食结构应该如何调整了。如果食物调整不过来,这是需要一些营养补充剂的。
胆囊切除的后果
胆结石引起的胆囊炎的调理方法是等胆结石处理好以后,再修复胆囊的粘膜。修复胆囊的材质关键在于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A,不饱和脂肪酸。
在临床医学上,发现胆结石后。除了用药之外,另一个选择就是碎石。如果不具备碎石的话,就只有动手术摘除胆囊。
当胆囊摘除后,胆汁经由肝脏生成,不间断地流入十二指肠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先了解一下为什么要有胆囊,我们吃食物时有固定的三餐。当不吃食物时,胆汁它就存储在胆囊,当一吃食物胆囊大量的流出胆汁。
当没有胆囊做缓冲。胆汁不间断的流进12指肠。这就要求我们少食多餐。
否则吃得多就会消化不良,不吃的话胆汁一直会刺激小肠。大部分胆囊切除患者的整个肠道不好。
所以在饮食结构上要改为少食多餐,第一方面减少胆汁对肠道的刺激,第二方面增加身体的营养吸收。
吃的食物过多时,胰腺消化酶进入小肠。因为胆汁不够,被激活的胰腺消化酶不够。身体会刺激胰腺分泌更多的胰腺酶,长此以往胰腺一定会有压力。我在《糖尿病》那一章中有讲到,糖尿病的形成原因之一是胰腺出问题。
所以胆囊切除患者,一定随身要携带消化酶补充剂,这种补充剂直接进入小肠,吃食物多时,减少消化不良。
认真调理饮食结构,以及营养素的应用,相信用半年到一年,就可以调理好。最关键的是,饮食结构有调整,生活习惯有调整,就没有复发的问题的担心。
总结一下胆结石以及胆囊炎调理的关键:
1,少吃精制的米面,改吃杂粮米
2,吃好早餐,补充好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蛋白粉,葡萄籽油)
3,补充好蛋白质,卵磷脂,鸡蛋是含卵磷脂丰富的食物。
4,补充好维生素B族,维生素C。(维力多,多维,爱维特)
5,切除胆囊的人要注意少量多餐,补充好消化酶(随身携带)
6,肝胆排毒也是需要用到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用复合果汁的酵素排毒方法。(肝胆排毒在以后会有专门的排毒课题讲解,怎么排?用什么排?)
预告:
下期开讲《胰腺炎》,又是干货满满的课题...
有收获别忘了文末的点赞或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