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一味海藻,击碎患者体内的胆结石后,我想说:我从不让钱污了身上的白褂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术竟然成了治病最常用的手段。虽然中医的历史上也有过手术的例子,但是不到万不得已,我们是万万不会劝患者手术的。
我医院待过一段时间,整个中医科室就我一个人,起初我还沾沾自喜,医院看重我,后来发生的事才让我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我也问过主任为何不多招几个中医,主任却说:撑个场面,装装样子的活儿,哪儿用得着那么多人。当时我还不理解,主任为什么会说这是个装装样子的活儿?
入职第一天,科室来了一位胆结石患者,他说之前的医生本来是建议他做手术的,可是因为害怕做手术,所以就想寻求中医的帮助。
看完他的症状后开出方子,患者拿着开好的中药走之后,后脚我就被主任叫到了办公室,他指着我就开骂,说:你是猪脑子吗?谁让你开中药了,现在谁还开中药啊,你就不会说中医治不了,让他去做手术吗?
我说:可是他这个病明明用不着做手术啊,喝几副中药就能好的事,为啥要让患者多花冤枉钱呢?
主任说:就你是个好人,开中药才能赚多少钱?医院?不赚患者的钱,你们那么高的工资是大风就能刮过来的吗?
我听完他的话,像被人浇了盆冷水似的,也终于明白了之前他说的那句话的意思,原来中医真的是个摆设罢了。
看着身上崭新的白大褂,突然觉得十分讽刺,于是便毅然决然辞职,结束医院生涯。
让我没想到的是,那位胆结石患者竟然几经周转找到了我,说药很管用,很多症状都大大减轻了,想让我继续帮他治疗。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医也是如此,有疗效了,在哪里患者都会找到你。
接下来我就结合这位患者的情况讲一讲我的治疗思路,以供大家参考。
这位患者来看诊的时候,说自己的右胁及胃脘疼痛已经近10年时间,经常反复发作,并且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后,结果显示患有胆结石,医生建议手术取石,但由于患者不愿意做手术,怕有后遗症,便来此处。
详细问诊后得知,患者现在症状有:右胁隐痛、疼痛不时就会加重,嗳气矢气,情绪急躁,口苦口干,大便秘结。
又看患者舌脉情况,舌红、苔黄滑,脉弦。
证属气滞血瘀,胁痛。治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通下腑实,利胆排石法。
于是开出方子:昆布、海藻、红花、桃仁、柴胡、枳实、大黄、虎杖。
结果呢?
患者用药7天后,疼痛等症状有所减轻,大便通畅,其余不适现象得到好转。效不更方,在上方加减后继续服药,前后用药一个月,患者胁痛消失,诸症好转。经B超复查显示:肝胆脾胰正常。
中医认为,胆结石属于中医胁痛、黄疸范畴,主要为情志失调等致肝胆的疏泄功能受到抑制,胆气升降失司,胆汁疏泄失常,郁结日久于体内结为砂石。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化生湿热或脾湿郁而化热湿热蕴蒸,则胆升降失司,胆汁郁滞于体内,久而成石,在治疗上宜以疏肝理气解郁、清热利胆排石为主。
昆布味咸,可以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海藻咸寒,可以消痰软坚,利水消肿。两药相伍,相须为用,其功益彰,消瘰化瘤之力增强。
红花为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辛散温通,可以活血、和血、止痛;柴胡芳香升散,可以疏肝理气,解郁散滞。两药伍用,气血双调,共奏行气活血止痛之功。
桃仁功善活血,可以活血祛瘀,并且富含油脂,具有润肠通便之功。大黄善于泻肠间瘀热结聚,清热解毒。两药伍用,以大黄通降下行为主,桃仁活血散瘀为辅,共奏泻热破瘀,散结消痈之功。
枳实苦辛酸温,有破气消积,化痰除痞之功;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大黄与枳实共用,可以增加胆汁分泌量促进胆囊收缩,有利于排石。
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那些披着白大褂的狼也实在不配称为医者,我虽改变不了他们利益为先的规则,但至少能选择不与其同流合污。
纯白不该沾染污秽,我也不会因为那些钱,污了自己的白褂子,污了自己行医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