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的萍水河畔,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对夫妻并肩携手相依相伴的身影,一晃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他俩日常生活中貌似并不搭调:一个性子急,一个慢悠悠;一个家务活全包,一个回家只需洗手吃饭……可熟悉的人却说他俩是天作之合,两人都“闲”,一个“闲不住”,一个“管闲事”。
这对夫妻,丈夫叫李友国,53岁;妻子叫姚运萍,52岁,家住萍乡市安源区城郊管委会北桥村。这个周末,夫妻俩头挨着头,商量着该如何修剪满院子的盆景时,妻子姚运萍口袋里的手机“嘟嘟”响了起来:原来,村里一对小夫妻吵起了架,闹着要离婚……姚运萍急火火地出门“救火”,李友国想起家门口萍水河边的泥浆需要清理了,也扛起铲子出门……这样的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凑”在一起的呢?
01分工明确李友国早年丧父,母亲改嫁,14岁就一个人来到萍乡打工养活自己。姚运萍早年丧母,一直和父亲、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
年,两人相识相爱并结婚。“他的脾气好,我的脾气急躁,每次我刚想发脾气,老李便泡上一杯茶端给我,口里说着‘累了吧?喝口茶休息会’。他一使出这招,我就啥脾气都没啦。”每每说及此事,姚运萍的眼睛里便亮起了光,满含笑意地看着李友国。
李友国年轻时做过建筑小工,干过修理、装修,也当过销售员,还和妻子一起担过排篮卖过菜,用他的话说就是为了这个家,夫妻俩啥苦活累活都干过。年8月,刚摘除胆囊的李友国又被查出患有肾癌,切除了一个肾脏,再也没有精力出外打拼,这让好强的李友国有些难受。他暗下决心,妻子在村委会工作,杂七杂八的事特别多,无暇顾及家事,自己已赋闲在家,要把家务活全揽下来,不让她分心。
别看李友国长得五大三粗的,可照样把家务活干得“风生水起”,屋里屋外收拾得井井有条。岳父身体不适,姚运萍抽不出空照料,李友国便自告奋勇,把岳父当亲生父亲一样服侍,使得姚运萍能全身心投入村委工作,为村民们解决大大小小的“麻烦”事。
02“闲不住”的妻比李友国小一岁的姚运萍十几年前就开始在北桥村工作,妇联、工会、老协、宣传、计生、文教……哪样没干过呢。
“闲不住”是同事们给姚运萍一致的评价,他们戏谑地称,姚运萍的屁股从没捂热过办公室里的椅子——她不是在给村民办事,就是在帮同事处理工作。
姚运萍上户做人口普查
“哪位村民住哪里,哪户人家有几口人,不用查档案,直接问姚姐就行了,她就是我们村行走的‘百科全书’!”人口普查期间,同事们这样对普查员说。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从大年三十就没有休息过的姚运萍,在几个月高强度的连轴转后,终于胆结石复发再次住院。在医院待了仅三四天,她便拖着刚做完手术的身子又投入了工作中。
8月底,姚运萍又因突发阑尾炎住院手术。当时正处创城攻坚时期,躺在病床上的姚运萍心心念念着北桥村作为城中村,地形复杂,环境卫生整治难度大,没人比自己更熟悉村里的情况。最终她连线都没拆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丈夫和学医的儿子心疼地责骂她,拦着她,她只有抱歉地摇摇头,请他们理解。
两夫妻去送温暖
每到周末,只要有空,姚运萍就邀上三五好友参加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还不忘拉上丈夫和孩子。因此,每次村里评选“文明家庭”“清洁家庭”,他家准有份。
03“管闲事”的夫李友国在北桥村是出了名的“爱管闲事”:谁家孩子丢了,他抱起来送回家;80岁的老人冬天摔倒在泥水坑,旁人袖手旁观不敢上前搀扶,他却不怕“被讹”,冲上前扶起老人;拾荒老人的车辆倾倒,他不顾脏臭,弯腰帮忙捡废品,并推送一程;路人骑的自行车坏了,他立马从家里找出工具,三下五除二修理好;散步时发现路上撒落了建筑残渣,他便拿起扫帚和工具清理干净;爱好钓鱼的他每次钓完鱼都会带走周围的垃圾,20多年如一日地清洗滨河东路码头的泥垢和青苔,清理周边杂草,修剪竹枝……
两夫妻在花园修剪植物
年在参加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时,李友国在现场捡到了元现金,左等右等没找到失主,他只好上交村部,但一个星期过去后无人认领。他又将钱交给派出所,可是民警也找不到失主,钱又辗转回到了李友国手上。左思右想,李友国决定听从村委会建议,用捡到的钱再加上自己凑的一部分钱,购置了十余箱牛奶,送到城郊敬老院慰问老人。
有民工不小心撞坏李友国的汽车,虽然心疼车,但他更担心民工的安全,下车询问有没有受伤,只字不提赔偿二字,转头自己花钱修车。
04夫妻同心“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你猜他醒来第一件事是干什么?找手机,上‘学习强国’平台做题目。因为麻醉影响,当时做错了一道题,他还懊悔了好久!”一说起李友国在“学习强国”答题的劲头,姚运萍连连说佩服。
要知道,即使在手术后的休养恢复期,李友国还是每天坚持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学习,积分一点也没落下,目前积分排列城郊管委会组第一。“他挑战答题能连续答对题呢,争上游栏目已经得了多颗星星,这点我自愧不如。”姚运萍笑着夸丈夫是当之无愧的“学霸”,李友国则一边惬意地接受妻子“崇拜”的小眼神,一边不忘“安抚”她:“你也不错啦,第四名,只比我少一点点了。”
两夫妻在做学习强国
夫妻在一起时间久了,行为和思想是会相互影响的。一天傍晚,李友国夫妻俩散步时见路边有一辆私家车没关车窗,座位上放着许多贵重物品。不用商量,夫妻俩默契地守在车边,等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车主过来才离开。面对车主酬谢,两人都婉言拒绝。
面对喜欢“劳神”的父母,儿子不只一次提醒他们:有爱心固然好,但有些事是不能管的,不然徒增烦恼。李友国总是这样回复儿子:“我相信这世上总是好人多,耍赖的人少。每个人都会有困难,帮助了别人,我们自己也收获了快乐。”(本报记者刘雨航)编辑、制作:尹国颖精彩回顾
头条图片丨新春气氛溢萍城萍乡这条断头路何时能通?萍乡“学法减分”试点成效斐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