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送别黄文秀》:“青春正盛的岁月,30岁的生命永远定在扶贫路上,今天,送别广西百色扶贫驻村书记黄文秀,致敬这赤诚而火热的初心……”
一字一句地读着这篇文章,我不禁湿了眼眶,内心悲痛不已。同为驻村书记,我们都怀揣着相同的期盼,走过同样的路,经历过多少伏案的夜晚,记住了多少笑意盈盈朴素的脸……即使千万里相隔,相同的工作却让我觉得在与她并肩作战,而现在这位优秀的战友却被永远定格在那一刻,离我们愈来愈远。
悲痛惋惜之余,回望自己的五年驻村之路,不禁感慨万千。
与铁牛坪村的初相识
翻开日记本,年9月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新时代扶贫工作是赋予年轻人新的历史使命,我愿意和铁牛坪村民一样,在土地上“耕耘”,也希望能在这块土地上收获,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飘逸张扬的字体,一撇一捺都透露出当时组织同意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申请后我激动的心情。
带着这份激动的心情,我入村了。入村时的场景我记忆犹新:一阵风吹过,漫天的灰尘夹杂着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到处飞扬,这难道是欢迎我的“迎宾队”?在驻村住所,打开水龙头,一滴水都没有,想上个厕所,却不知道如何下脚,这难道是生活给我的“惊喜”?
现实给我兜头浇了一盆凉水,我不禁为自己的天真感到好笑。可是一想到这里的村民天天面对这样的环境,却无力改变,“我一定要改变这样的环境!”我暗自下定决心,我渐渐感受到“钟书记”这个称呼背后的压力和责任,它不允许我徘徊和犹豫,没有退路,只能往前。
再翻开日记本,里面记录着“驻村工作有太多的苦与乐、泪与笑、徘徊与坚守、问题与答案”,不再是豪言壮语,而是平实的描述与自我勉励。
与铁牛坪村的共奋斗
铁牛坪村距离县城50公里,进城却需要花费两个小时,颠簸的山路消磨了村民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交通基本靠走,吃水基本靠天,通讯基本靠吼”是铁牛坪村的真实写照。
“要想富、先修路”。进城跑单位、跑项目,村里各家各户协调矛盾,风里来雨里去。3年,车上的里程表数翻了好几番,终于全村所有的组级道路都进行了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为了“过去式”,白花花的“致富路”铺到了每家每户门口。为彻底解决村民靠天吃水的问题,翻山越岭找水源,修水库、建水窖、铺设管道,让村民彻底告别世世代代“吃水难”历史。年,村里兴建4G基站一个,50余户无线网入户,“通讯基本靠吼”的窘况彻底改变。
5年来,全村用于公路、通信网络、水、电灯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14万元,该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脱贫致富产业是根本。为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我协助村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发动可利用的人脉资源,引进龙头企业“广药集团”对铁牛坪村进行帮扶,与村专业合作社合作,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药材基地的新模式,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
与铁牛坪村的同坚守
驻村的5年,我错过了许多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应尽之责,是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给了我坚守的力量。年底,二宝出生,妻子坐月子、孩子刚出生,都需要照顾,而我却连陪伴都给不了,那段时间,驻村的我耳边常常萦绕着襁褓中儿子的哭声;父亲肿瘤做手术,我无法在病床前伺候,母亲病重住院,也只匆匆给父亲叮嘱几句,心里沉甸甸地装着的是妻子父母“好好工作,家里的事儿不用操心”的嘱托。
驻村的5年,我感动着、快乐着、骄傲着,是村民的真诚和朴素给了我坚守的力量。下乡入户走访,老汤看到我走得满头大汗,忙活着给我打水洗脸,有张罗着准备晚饭;为了退给我们的饭钱,张老弟硬是追了两公里,把钱塞到我们手上;李婆婆为答谢我帮她卖洋芋,把家里积攒了两个月土鸡蛋塞到我手上;戴大哥知道我到村里摔跤受伤后,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打听了好几个人,找到我家,抓住我的手说:“你出了这样的事情怎么也不告诉我们,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们这些穷亲戚,让我们来看看你也是可以的吧!”……一张张笑脸,一幕幕情景都深深印刻在脑海里,感动着我的心田。
驻村的5年,我笑过哭过,伤过痛过,是自己对这片土地的不舍和眷恋给了我坚守的力量。我患有胆结石,长期疼痛,医生建议我住院手术治疗,可我总想着村民离不开我,万一他们有什么急事找不到我可怎么办,治疗也就一拖再拖,直到我工医院,医院、医院已经不敢为我治疗,只医院。
5年来,我的喜怒哀乐全都在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扶贫工作很苦很累,可是“我是扶贫干部我骄傲”却自心底油然而生。5年,我们也终于等来了全县脱贫的胜利消息。
“回首向来奋斗处,满是不舍满是情”
如今,因为工作调动,我不得不离开我深爱的这片土地,离别之际,仍放心不下的是这片土地上我的亲人们:不知道李婆婆家今年的洋芋生长得怎么样;老汤家种的贝母长势可还好;李大哥是不是又在喝酒,跟他说了多少遍喝酒伤身体,他就是不听;最近几天老下雨,不知道村里有没有受灾……
我想离别前再看一眼易迁房里的村民,再走一遍入户的路,再陪村民跳一次广场舞……
恋恋不舍地回首五年驻村之路,当听着长期外出打工回家的村民说:“别看,我们村变化真的很大耶!”,我终于放下心来,我没有辜负当年自己的决心,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盼。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中实现人生价值,无愧于这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再见了我的亲人,再见了我奋斗过的土地,我会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以新的方式为你们保驾护航。
在回城的路上,我突然想起自己学生时代入党的情景,我举起右手,攥紧拳头却怎么也抑制不住激动的颤抖,铿锵有力地朗诵着那永恒誓言,也许就是从那时起,青春的激情和着坚定的信念,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深植一颗初心,将会开出美丽的信仰之花。
---END---
来源:鹤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
作者:钟锦鹏鹤峰县审计局驻铁牛坪村
编辑:刘陈
审核:刘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