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医疗技术减轻患者开刀痛楚,避免术后不良并发症。
“近年来我市阑尾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生活压力增大,休息不好,过度劳累,饮食不节等等都可能会诱发阑尾炎。据统计显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在腹部外科里大概占到10%到15%,居于各种急腹症的首位,它可以发生在任意年龄段里,发病年龄高峰是20到30岁。传统阑尾摘除手术会给患者留下近10厘米的创口,这让很多患病年轻人,尤其是女性望而生畏,甚至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左传同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26年,他介绍,腹腔镜微创医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减轻了阑尾炎患者开刀的痛楚,同时使恢复期缩短,并相对降低了患者的支出,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引领外科团队让微创技术走向成熟
左传同讲述,他医院,一到打针的时候就想往后缩。但随着年龄增长,他开始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和向往。左传同在年和医院普外科、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年左传同开始担任普外科主任,年和年,他曾先后在广东佛山外科内镜中心医院内镜中心、肛肠外科进修学习,不断拓宽业务范围,使普外科形成以胃肠、肝胆专业为龙头,以微创为特色的临床科室。
年,左传同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等微创手术,为医院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仅在年,他就完成手术达余例,其中三、四级手术余例,26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使左传同在熟练掌握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的同时,更加擅长普外科腹腔镜、消化内镜的操作,在消化道肿瘤及两腺肿瘤、腹外疝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操作腹腔镜患者创口小到0.5厘米
“很多人都认为阑尾炎是小毛病,对其不够重视,但如果急性阑尾炎就诊太晚,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发生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左传同说,阑尾位于人体腹部的右下方,阑尾炎初期症状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会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传统手术治疗阑尾炎,会在患者身上留下长达近10厘米的切口,很多患者望而生畏,拒绝手术,多采取保守治疗,往往耽误病情。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这些患者解除了后顾之忧。
“腹腔镜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医疗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左传同说,腹腔镜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直径为3到10毫米的镜头插入患者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将镜头拍摄到的图像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观察患者不同角度的器官图像,对其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运用特殊的腹腔镜手术器械完成微创手术。值得一提的是,腹腔镜手术多采用2到4孔操作法,恢复后仅在患者皮肤上留下1到4个直径0.5到1厘米的线状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楚小。
配合内视镜精准切除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的主要应用范围有哪些?左传同介绍,首先是急性腹痛及腹膜炎,腹腔镜的使用可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及伤口,精准完成该疾病的诊断,并将患者病变部位加以切除,比如在治疗阑尾炎等疾病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次,在胃肠道肿瘤方面,以腹腔镜配合手术中的内视镜,可将胃肠道良性肿瘤切除并做胃肠道吻合,能减少患者的术后疼痛,加速患者复原。第三是胆囊结石及胆道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腹腔镜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术,现在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甚至可做胆道造影或将总胆管结石取出。
左传同说,腹腔镜技术是对传统开刀的全面升级,对医生的要求更高,与现代高科技联系更紧密。单就腹腔镜手术来说,手术费确实比相应的传统开刀要高几百元。但左传同解释,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无论是近期切口并发症还是远期腹腔粘连,都比传统的开刀要大为减少。
微创小切口完成外科大手术
左传同介绍,腹腔镜创伤小,手术后疼痛较轻,患者不需要服用止痛药物,并且术后恢复快,手术后次日可食半流质食物,并能下床活动,术后一般3天就可出院,一周后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术后腹部不留明显疤痕。传统手术疤痕呈长线状,影响外观。如阑尾切除术,传统做法手术疤痕长近10厘米,而腹腔镜手术基本不留疤痕,手术后的不良并发症几乎不会出现,减轻了患者的二次伤害。
“有人认为腹腔镜手术戳孔2到4个,其总长度加起来与外科开刀留下的切口长度相差不大,似乎运用腹腔镜是多此一举。”左传同说,腹腔镜手术戳孔后以器械扩张,并进入腹腔,腹壁的完整性基本得以保全。而开刀是以切开的方式,有腹壁肌肉和相应的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周围的皮肤会出现麻木,腹壁肌肉瘢痕化进而变得薄弱,有可能发生腹壁切口疝。“简而言之,腹腔镜是小切口大手术,开刀是大切口小手术。”左传同说。
名医风采左传同
名医档案
左传同,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26年。现为青岛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青岛市普外科质控中心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招标委员会专家,山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乳腺外科委员会委员,青岛市肛肠外科委员会委员。获年青岛最具影响力百大名医称号。连续多年年终考评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曾先后在中华肿瘤防治杂志、SCI、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中国感染控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主编身份参与编撰《急诊外科》专著。拥有包括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杀菌消毒液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贴膏及其制备方法等授权发明专利及发布中的专利四项。
坐诊时间
每周二、周四上午
医院普外科专家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