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儿童标准身高表出来了,
那么,你家孩子达标了吗?
你又是否了解孩子身高和体重的联系呢?
一起来看看吧~
参考标准1——中国7岁以下儿童体重标准值
▼中国7岁以下男童体重标准值(KG)
▼中国7岁以下女童体重标准值(KG)
参考标准2——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值
根据你家孩子的身高,来看看他的体重居于什么水平:
在这几个表格中,最上方的1SD、2SD和3SD是指“标准差”。也许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掌握“标准差”的含义,从“儿童肥胖症”的界定标准就说明了问题:
“儿童肥胖症”一般是指体重超过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或超过同身高健康儿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或超过同年龄、同性别平均体重的20%。
也就是说,如果你家孩子的体重,超出这几个表格中标注成红色的“2SD”这一列的数值,那就有些超重了。
孩子在这3个年龄段最易肥胖且很难减掉!
孩子的肥胖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最易好发的年龄段有三个:1岁以内、5-6岁和青春前期。若肥胖起病在这3个时期,可引起脂肪细胞数目增多且体积增大,最终引起多细胞性肥胖,治疗困难且易复发;相对而言,其他时期发生的肥胖,脂肪细胞会体积增大,但数目正常,治疗较易奏效。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属于肥胖?
肥胖症是由于能量长期摄入超过人体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肥胖儿童大多伴有血压、血脂异常,重度肥胖的儿童还有患糖尿病的危险。此外,大约1/3的儿童肥胖会延续到成年,成为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肾结石等病早发的高危人群。
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肥胖指标是体质指数,计算公式如下: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对照下表,看您的宝宝是不是属于肥胖呢?
儿童肥胖与4大因素有关
1.营养摄入过多
孩子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高能量的食物,如糕点、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导致肥胖;
2.缺少运动
看电视、用电脑、看漫画,少有户外活动或体能运动行为;
3.与遗传因素、代谢疾病有关
肥胖症有高度遗传性,有家族发病倾向,双亲肥胖者,后代肥胖发生率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子女发生肥胖几率约40-50%;
4.出生体重
小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营养有关,若孕妇营养摄入过多,特别是在孕期后3个月,易生出巨大儿,并且这样的孩子有三分之一的几率患小儿肥胖症。
需要注意的是,超重并不是喂养得力的表现。相反,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会影响体形,更重要的是形成成人期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主要因素,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潜在危害。
从心理学研究来看,肥胖儿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比正常体重儿有更多的焦虑,幸福和满足感差。这种自我意识受损程度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加重。
超重的孩子又该怎么办?
做好饮食管理
偏好吃高脂、高糖食品的孩子,发胖的机率更高。而孩子大多爱吃甜食,因此很多超重儿童喜欢吃奶油、汉堡包、炸薯条、可乐等高热量的食物,导致体内糖和脂肪的含量过高。
其实,孩子的食品应以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少糖)为主,外加适量的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鸡蛋、豆及其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限制食量时必须兼顾孩子的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最初,只要求控制体重速增即可。以后,逐渐使体重下降,降至超过正常体重范围10%左右时,即不需要再限制饮食。
进行适量运动
如今很多孩子的肥胖是缺乏运动所致,因此,增加孩子的运动量是为孩子减重的好办法。
不过,运动减肥持之以恒,不可操之过急。过量运动不仅会让孩子排斥运动,还有造成运动损伤的风险。运动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游泳、健身操、太极拳、乒乓球等。
解除精神负担
有些家长为肥胖儿童过分忧虑,到处求医;有些对他们的进食习惯多方指责,过分干预。这都有可能引起孩子的精神紧张或对抗心理,反而不利于减重。
家长应对情绪创伤或心理异常进行劝导和积极援助,去除他们的顾虑和忧郁。使孩子增强信心,改变过食少动的习惯。
给“小胖墩”减肥千万别用这4种方法
关于儿童肥胖症的治疗在原则上还有四个严禁,即:1)严禁喝减肥茶、吃减肥药短期速效减肥;2)严禁使用饥饿疗法;3)严禁实施手术减肥;4)严禁使用气功等物理减肥方法;上述减肥方法会严重妨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禁使用。
爸爸妈妈们,你们学会了吗?
--------TheEnd--------
往期推荐
最强春日福利集结:KFC体验、灯会、相声...你的周末还可以有更多可能!
又是董卿!她的新节目《朗读者》口碑爆棚,最适合全家一起看
推荐
家里电器脏成这样你都不知道?学会这一招,立马干净
实用
跟着《三生三世》去云南,你家的行程你来定!
福利
免费听课!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为你讲授为人父母必修的能力—接纳力
一个爆红的奇葩游戏!难道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吗,结果笑到瘫痪…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请尽情分享至朋友圈
订阅本号—点击题目最下方蓝色字体,或搜索“putongqinzi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