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年5月22日,滨医附院结直肠疝外科李鹏、消化内科王伟奔赴医院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对口支援工作。他们从近零海拔、已入盛夏的山东滨州来到海拔近米、乍暖还寒的“天境祁连”,秉承“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实干凝聚人心、海拔更是标准”的工作理念,克服高原反应、饮食不习惯等诸多不适,积极迅速医院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去。
近期,他们有怎样经历和感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发回的纪实报道。
滨医附院结直肠疝外科李鹏(右六)、消化内科王伟(右二)到达西宁
●李鹏说
5月22日,我们山东省第四批援青海海北州医疗队从泉城济南飞抵青藏高原,藏族同胞以独特的方式——洁白的哈达,表达了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在西宁短暂休整后于25日到达祁连。初到祁连,高原的美丽令我们震撼,蓝天、白云、雪山、草原处处美不胜收,但高原艰苦的自然条件也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失眠、嘴唇干裂、手掌脱皮、鼻衄,甚至心慌胸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高原反应让我们不得不放缓脚步。
我作为有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医院院长助理、外科副主任,深知肩上的责任,既要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要做到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初到高原便强忍着缺氧带来的不适感,医院科室,熟悉科室现状,医院实际情况,发挥自身所长做好科室规划,熟练手术器械,积极开展手术,努力克服生活、工作、语言等诸多困难,主动融入当地环境。
5月28日,医院外科接诊了一名混合痔并血栓形成的患者,坐卧不安,疼痛剧烈,以往遇到类似病人,经过简单对症转往张掖、医院,这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转院治疗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我们山东省新一批“组团式”援青医疗外科专家团立即放下高原反应,拿起手术刀。准备就绪后,在腰麻下行多枚痔核外拨内扎痔核切除术,不到20分钟手术顺利结束,为患者解除了多年的病痛,患者激动地向我们表达感谢之情。
从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入手,我们从理论到临床,从查房到手术,全方位培训,利用好现在的医疗资源,准备开展四肢腰椎骨折内固定、前列腺电切、混合痔肛周脓肿肛裂肛瘘常见微创手术,申报青海省肛肠重点专科,成立芍倍软化治疗中心及肛周微创治疗中心,尽己所能,服务祁连百姓。
除此之外,我们还经常参加一些义诊活动。活动中,热情接待看病群众,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检查,并提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还为现场村民传授普及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及用药知识,赢得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在接下来的为期半年的帮扶时间里,我们将努力为祁连打造和培养一支专业技术骨干,切实提高祁连的医疗水平,为美丽祁连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王伟说
身为医生,我既能参与守护山东家乡人民的健康,又能为青海祁连人民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心里感到十分高兴,有些许高原反应、生活不便,但又算得了什么呢?来到这里,淳朴、热情,对生命充满敬畏,对山东专家十分信任的青海人们深深地感染并激励着我。
前不久有一个病人,右上腹痛治疗了1年多,一直按照胆囊炎、胆结石治疗,效果不是太好。这个病人除了右上腹痛以外还有大便习惯改变和消瘦,我考虑右半结肠癌可能性较大,建议做了个肠镜,最后确定了结肠癌的诊断。病人就问我怎么治疗,从他的语气和叙述中,我听出病人是对手术有很大的恐惧,他之前做过阑尾炎手术,术后出现了好多问题。听了我最后建议手术治疗,患者有好一阵纠结,最后还是说,我听山东专家的。沉甸甸的信任,让我感动,更激励我加倍努力工作。
我主要在内镜室工作,不过每周三去病房进行教学查房,参与一些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治,也时常跟医护人员系统讲解了肝硬化失代偿期、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措施。当地医护人员学习热情非常高,也非常信任我,经常拿着病历夹来跟我讨论患者病情及如何治疗。
最近的一次义诊让我感慨颇多?
(向上滑动启阅)
冒雪义诊记
6月29日-30日,我们先后参加峨堡镇和央隆乡的义诊。在当地卫生院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不顾严寒,冒着雨雪走村入户,来到患者家中义诊,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首先我们来到周边的一个小村子,患者是一名69岁的留守老人,患有高血压、肺心病、脑出血等多种慢性疾病,平时吃的药一大堆,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药是否符合目前的病情,而且还面临交通不便,买不到药的困难,专家组和院领导集体会诊后,制定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并赠送了一部分药品,老人激动万分。
然后专家一行又去了当地几户人家进行义诊,有的病人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需要我们步行穿过杂草纵横的田野,跨过波涛汹涌的黑河;有的糖尿病患者因为缺医少药,交通不便,得不到很好的治疗导致坏疽;有的患者右心衰竭,胸闷气短,端坐位不能平卧,持续由制氧机提供氧气,生活质量非常差,医院继续就诊……援青专家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康复的曙光,他们强烈挽留我们,咨询一些疾病的相关知识,时间逐渐流逝,我们看完了预约的病人,已是下午两点多,因为还有其他的病人在等着我们,我们不得不继续行走在义诊的路上。
央隆乡是距离祁连县城最遥远的一个乡镇,去年才正式通电,从祁连县城到央隆乡坐车需要3个多小时,期间多为盘山路,并且需要越过多米的垭口,路途中雨雪交加,不错是下雪,接近7月份的时候下雪。到央隆乡卫生院的时候看到那里还有十几名患者在那里焦急的等待山东援青专家的到来,虽然一上午的奔波劳顿,让我们已经疲惫不堪,但是看到父老乡亲们期待的眼神,我们毅然决定看完所有的病人,2个多小时后,终于义诊完了,我们带来的药物早已发放完毕,多亏有当地卫生院的帮助,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治疗需要的药品,才让我们义诊活动圆满结束。
义诊只能为病人进行短暂的服务,但知识可以为病人长久服务,所以简单吃过饭后,我们决定为他们进行一次业务培训,由我对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的培训,王帅帅讲授了中医九种体质的辩证,以及三伏贴的相关知识,大家都受益匪浅。
下午4点多,我们终于结束了一天的义诊,踏上了返程的归途,两边青山绿水飞快掠过,我早已没有来时不停拿手机拍照的兴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的义诊让我接触和认识了高原上大山深处的人们,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人担忧,他们长期面临交通不便、缺医少药、文化教育落后、生活物资短缺、高寒缺氧、失独等等的困难。我们能提供的援助对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我仍觉得这次义诊非常有意义而且非常必要,这是我们援青任务中重要的一环。
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通过大家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改善目前的状况,让祁连的明天会更美好。
觉得喜欢就告诉我们,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