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釉画《金色桂林》件梅瓶,是陶瓷艺术家潘文复以高温色釉为彩料创作的一件佳品。此作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二次全国陶瓷艺术展览,先在北京全国陶瓷展览中获得展品一等奖,后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厅内。潘文复(.9—.3),原籍江西鄱阳,生长在陶瓷世家,叔公潘匋宇为清末民初粉彩瓷画名家,其父潘庸秉以研究颜色釉而著名。受家庭影响,又得益名家张志汤培育,潘文复秉承天赋、好学求进,大学毕业不久成功地创制了高温色釉加粉彩,开拓了全新的陶瓷装饰语言。
作品既体现材质的自然美,又具有工笔瓷画的意趣。他熟练掌握30多种色调的性能运用于陶瓷装饰。将变化万千的多种色釉综合运用于一体,表现景与人的造型,借以抒发作者的感情。他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艺术瓷厂总工艺美术师、艺术瓷厂厂长。l年被授于景德镇“陶瓷美术家”称号,年国家人事部授于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金色桂林》以抽象手法表现,近景的深秋枫树,高高矗立,橙红一片;远景的桂林山水苍润幽远,正如唐代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中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片片叶舟飘浮在美丽的山水之中,画面尤以橙红色的枫叶鲜艳夺目,整个瓷瓶呈橙红基调。作品使用了铁红、乌金、影青等釉色,使瓷瓶色彩丰富浓艳,光泽显目,景物自然逼真,看不出人为的画笔痕迹。作品使用的颜色釉,其色彩和谐之中富有变化,乌金釉造成秋山如冶,铁红釉装扮的枫叶似火,加之影青釉绘就的流水有淙淙之感,真可谓桂林的山神姿仙态,漓江的水如诗如梦,令观者强烈感受到美的感染。
用色釉绘画来表现具体形象和内容的,习惯称为颜色釉彩绘。其特点就是用高温颜色釉(乌金、豆青、铁红、影青、紫金及白釉等)作彩料,描绘出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图案等具有一定内容的纹饰。并且将多种色釉控制在同一的烧成条件下,一次烧成。由于色釉和底釉釉质溶洽,纹饰色彩晶莹明亮,又和谐统一。
颜色釉绘画作品浑厚庄重、朴素自然、生动潇洒、别具一格,富有典型的陶瓷特色,人们情有独钟。如年我国第一幅由颜色釉绘制,宽17米、高5米的大型壁画《漓江新春》,就是建国瓷厂以三万多块种色釉瓷片镶嵌而成,镶嵌在北京饭店宴会厅。色调和谐,雅致恬静,浑厚庄重,富有诗意。继《金色桂林》之后,潘文复创制了《井冈山》《春雨》《桂林山水》《山村新貌》《丽人行》《西厢听琴》《黄山》《晚霞印象》《牵牛花》等颜色釉绘画作品,在展出中广受赞赏,在评比中屡屡获奖。(邵继梅)
景德镇陶瓷